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午初的意思、午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午初的解釋

午時初刻。 明 張居正 《拟日講儀注疏》:“近午初時,進講《通鑑》節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午初”是古代計時術語,指“午時初刻”,即午時(現代時間的11:00-13:00)的最初階段。具體分析如下:

  1. 基本含義
    根據多部詞典解釋(),“午初”指“午時初刻”,對應現代時間約11:00-11:15。這一時段在古代計時中屬于白天的正中前段,常用于文獻記載作息或事件時間。

  2. 漢字解析

    • 午:地支第七位,對應現代時間11:00-13:00()。
    • 初:表示時間或順序的開始,如“月初”“初更”()。
  3. 文獻例證
    明代張居正《拟日講儀注疏》提到“近午初時,進講《通鑑》節要”,說明古代文人将“午初”作為學習或公務的時間節點()。

  4. 相關詞彙
    古代計時體系中,類似表達還有“午正”(午時正中,約12:00)、“午末”(午時末尾,約12:45-13:00)等()。

擴展說明
古代将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每時辰八刻(每刻約15分鐘),因此“午初”可進一步細分為“午初一刻”“午初二刻”等()。現代對這類傳統時間詞的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風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午初》的意思

《午初》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在午時初,即午後的剛開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午初》的拆分部首是“十”和“口”,共有5畫。

來源

《午初》一詞在《說文解字》中有記載,古人利用太陽的位置表示時間,将一天分為12個時辰,其中午初就是指從中午開始的時辰。

繁體

《午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午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午初》在古時候的字形也會有所變化。然而,該詞的基本形狀和結構依然相似。

例句

1. 烈日當空,正值《午初》,大家都躲在樹蔭下休息。

2. 他在《午初》跑步鍛煉身體,這是他保持健康的習慣。

組詞

午時、初春、初步、午間、起初。

近義詞

中午、正午、午時。

反義詞

午末、午後、傍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