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筆字型的意思、五筆字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筆字型的解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筆字型是一種漢字形碼輸入法,由王永民于1983年8月發明,又稱“王碼五筆”。其核心是通過筆畫和字形特征對漢字進行編碼,具有重碼率低、輸入效率高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原理

  1. 形碼編碼
    完全依據漢字的字形結構而非讀音編碼。每個漢字被拆解為130多個基本字根,分布在25個字母鍵上,通過字根組合實現輸入(如“明”拆分為“日”+“月”)。

  2. 五種基本筆畫
    将漢字筆畫歸納為橫(一)、豎(丨)、撇(丿)、捺(丶)、折(乙)五類,對應鍵盤分區。

  3. 三種字型結構
    根據整體輪廓将漢字分為左右型(如“漢”)、上下型(如“字”)、雜合型(如“國”)。


二、組成結構

  1. 鍵名字
    每個鍵的首字根(如“金”在Q鍵),輸入時需連擊四次該鍵。

  2. 成字字根
    本身是漢字的字根(如“五”),輸入時先擊所在鍵,再按筆畫順序補碼。

  3. 簡碼設計
    高頻字可一鍵或兩鍵輸入(如“一”為G鍵),詞組最多四鍵完成。


三、主要特點

  1. 高效性
    熟練後輸入速度可達每分鐘100字以上,尤其適合專業領域和大規模文字處理。

  2. 低重碼率
    通過精确的字根拆分,大幅減少同編碼漢字數量,減少選字幹擾。

  3. 字詞兼容
    支持單字和詞組混合輸入,且詞彙庫可擴展(如“中國”僅需K+L鍵)。


四、版本與現狀

目前主流版本包括86版、98版和新世紀版,其中86版普及最廣。雖然拼音輸入法用戶更多,但五筆仍廣泛用于速錄、古籍整理等專業場景。

如果需要學習具體規則,可參考官方教程或權威指南(如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筆字型

五筆字型,簡稱五筆,是一種漢字輸入法。它是根據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構成的編碼系統,通過按鍵輸入特定的編碼來實現漢字的輸入。五筆字型輸入法廣泛應用于計算機輸入、文字處理和中文輸入設備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筆字型的編碼系統主要是根據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構成的。對于一個漢字,首先根據它的部首确定一個範圍,然後按照部首内的筆畫順序進行編碼。通過部首和筆畫的組合,可以唯一地表示一個漢字。

來源

五筆字型輸入法最早由中國計算機學家鄒有祥于20世紀80年代創造。他通過研究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設計了五筆字型的輸入法系統,使得漢字的輸入更加方便和快捷。

繁體

五筆字型輸入法系統中,同時支持簡體漢字和繁體漢字的輸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輸入簡體字或者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較大差異,單個漢字的構成也比較複雜。不過,五筆字型輸入法系統可以適應這種不同的漢字寫法,并能夠正确地輸入古代漢字。

例句

1. 我用五筆字型輸入法輸入了一段中文文章。

2. 這款輸入法支持五筆字型編碼的拼音輸入。

組詞

五筆技巧、五筆編碼、五筆字型輸入法、五筆字型學習、五筆打字

近義詞

五筆輸入法、五筆打字法、五筆編碼輸入法

反義詞

拼音輸入法、手寫輸入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