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使。《詩·大雅·民勞》:“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鄭玄 箋:“俾,使也。” 明 劉基 《題蘭雀圖》詩:“無俾荒蕪,以永終歲。” 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八章:“瘋疾者置之特島中而官養之,不許男女同居以絶其種,無俾遺育以亂人種。”
“無俾”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多個權威文獻中均有記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無俾”意為“不使”,其中“俾”通“使”,表示“讓、使得”。例如《詩經·大雅·民勞》中的“式遏寇虐,無俾民憂”,意為制止暴虐行為,不讓百姓憂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無俾》是一個粵語獨特的詞彙,意思相當于普通話的“沒有”或者“無法”。
《無俾》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一是“無”字的“無”部,二是“俾”字的“人”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無俾》一詞源自粵語,是廣東及香港地區常用的詞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無俾」。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籍《康熙字典》的記載,古時候的《無俾》字寫作「無咇」。
以下是一些使用《無俾》的例句:
1. 我無俾錢,無買到這個東西。
2. 電池沒有電了,無俾你聽歌。
3. 我無俾時間去參加聚會。
與《無俾》相關的組詞有:
1. 無俾錢 - 沒有錢
2. 無俾人 - 沒有人
3. 無俾力 - 沒有力氣
與《無俾》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無 - 沒有
2. 未 - 還沒有
3. 沒 - 沒有
與《無俾》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有 - 有
2. 有咗 - 有了
3. 俾 - 給予
希望以上對《無俾》一詞的解釋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