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務本的意思、務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務本的解釋

(1).緻力于根本。《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四折:“習詩書,學禮易,從先進君子務本。忘食發憤,能正其身。”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卻病》:“有務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2).指務農。《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後彼,官亦慎内而後外,民亦務本而去末。”《漢書·文帝紀》:“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你今年已大長,不思務本作家,日逐遊蕩,有何了日!”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上》:“昔人之論取民者,且以錢為難得也,以民之求錢為不務本也,而況於銀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務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緻力于根本

  1. 核心釋義
    指處理事務時注重根本原則或基礎工作,強調從根源解決問題。例如《論語·學而》中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為君子專注于根本,根基穩固後自然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準則。
    《禮記·學記》也以“先河後海”的比喻,說明“務本”即抓住源頭或關鍵。

  2. 引申内涵
    在儒家思想中,“務本”常與“孝悌”關聯,認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實踐仁德的根基。元代關漢卿的雜劇《裴度還帶》中也提到“務本”與修身的關系。

二、指務農

  1. 曆史背景
    古代中國以農業為經濟核心,故“務本”也特指重視農業生産。例如《管子·禁藏》主張“民務本而去末”,《漢書·文帝紀》強調“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商鞅變法中的“務本”政策即推行重農抑商,鼓勵糧食生産。

  2. 社會意義
    這一用法反映了傳統社會“農本商末”的經濟觀念,認為農業是穩定民生的基礎。

三、應用場景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論語》《禮記》等經典文獻及曆史政策案例,若需進一步查閱完整出處,可參考、3、7、9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務本》的意思

《務本》是一個成語,意為要以本事、本能為根據和依據。它強調了一個人在辦事處理事務時,應該真正地去關注本質、核心,以基本素質和能力為基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務本》的拆分部首是務和本,其中務的部首是力,本的部首是木。

《務本》的筆畫分别為3畫和5畫。

來源和繁體

《務本》最早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就是指一個人應該能夠應對他人的無知、誤解和批評,不被幹擾而動怒。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是儒家經典之一。

《務本》在繁體字中寫作「務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務」的字形旁有一點,而「本」的字形旁多為「木」。

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發生了變化,才演變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形狀。

例句

1. 做事情務必務本,才能取得好的結果。

2. 他在工作中一直以勤勉和紮實的學習為主,真正做到了務本。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務實、本着

近義詞:本質、本性

反義詞:逆本、非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