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務本的意思、務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務本的解釋

(1).緻力于根本。《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四折:“習詩書,學禮易,從先進君子務本。忘食發憤,能正其身。”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卻病》:“有務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2).指務農。《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後彼,官亦慎内而後外,民亦務本而去末。”《漢書·文帝紀》:“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你今年已大長,不思務本作家,日逐遊蕩,有何了日!”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上》:“昔人之論取民者,且以錢為難得也,以民之求錢為不務本也,而況於銀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務本”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核心義)

    “務”指緻力于、從事;“本”指根本、基礎、本源。因此,“務本”最直接的意思是緻力于根本或抓住事物的基礎與關鍵。它強調做事應立足于根基,專注于基礎性、根本性的事務,而非舍本逐末。例如,在農業社會,“務本”常指專心從事農業生産(古代以農為本)。

  2. 引申含義(文化義)

    在儒家思想中,“務本”被賦予道德與修養的深層意義。

    • 道德修養:指人應注重培養根本的道德品質。如《論語·學而》中“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強調君子應紮根于仁德之本,由此自然衍生出正确的行為準則。
    • 治國理念:引申為治理國家應重視民生、經濟等根本問題(如“民為邦本”)。
    • 學術與事業:指為學或做事需從基礎入手,循序漸進,夯實根基。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定義“務本”為:“緻力于根本。亦謂專心緻力于根本。”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釋義:“從事根本性的工作。《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3. 《辭源》(修訂本,1988年版)

    指出“務本”源于《論語》,并強調其“以德行為本”的哲學内涵。

“務本”既是對行為方式的指導(重基礎、抓關鍵),更是儒家倡導的一種修身治世理念,強調從本質出發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務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緻力于根本

  1. 核心釋義
    指處理事務時注重根本原則或基礎工作,強調從根源解決問題。例如《論語·學而》中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為君子專注于根本,根基穩固後自然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準則。
    《禮記·學記》也以“先河後海”的比喻,說明“務本”即抓住源頭或關鍵。

  2. 引申内涵
    在儒家思想中,“務本”常與“孝悌”關聯,認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實踐仁德的根基。元代關漢卿的雜劇《裴度還帶》中也提到“務本”與修身的關系。

二、指務農

  1. 曆史背景
    古代中國以農業為經濟核心,故“務本”也特指重視農業生産。例如《管子·禁藏》主張“民務本而去末”,《漢書·文帝紀》強調“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商鞅變法中的“務本”政策即推行重農抑商,鼓勵糧食生産。

  2. 社會意義
    這一用法反映了傳統社會“農本商末”的經濟觀念,認為農業是穩定民生的基礎。

三、應用場景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論語》《禮記》等經典文獻及曆史政策案例,若需進一步查閱完整出處,可參考、3、7、9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鼇掖悲激杯酒交好标緻裨屬城樓成群結夥出拐垂暮之年春甕村行擔擱單緒德幹高原氐房鼎右地下水回灌鬥葉子端梢讀赗凡底蓋藏甘居姑老害硶核理講平坰野隽爽拘牽擴廓老師夫糧秣裂裳衣瘡毛本哪達扭打普碌碌竊鼎請事輕傜薄賦七卿趨營塞思黑奢廣神團師禁時無再來雙人床庶獸苔茸貪蛇忘尾貪水天幕天子妃骰錢托意灣澴五聖枭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