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倭扇的意思、倭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倭扇的解釋

日本 式折扇。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高麗國》:“彼使人每至 中國 ,或用摺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鵶青紙為之……謂之倭扇,本出於 倭國 也。” 明 李言恭 等《日本考·倭好》:“ 日本 所貢倭扇、描金盒子之類,皆異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倭扇是中國古代對日本折扇的特定稱謂,其含義與曆史淵源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倭扇指日本傳統折扇,其工藝特點為以鴉青紙或桧木片為材料,扇面常繪有貴族人物、山水花鳥等紋飾,并運用銀泥點綴雲氣、月色等意象,整體風格精巧雅緻。

二、曆史傳播

  1. 傳入中國
    據《圖畫見聞志》等文獻記載,倭扇最早于北宋時期(約10-12世紀)通過日本遣宋使或商旅傳入中國,常被作為外交禮品(私覿物)進獻皇室。但初期并未廣泛流行,甚至因"使用倭物"遭士人排斥。

  2. 工藝影響
    倭扇的折疊結構啟發了中國折扇制作,宋代工匠借鑒其工藝,結合本土材料發展出竹骨紙面的折扇。至明代,倭扇的描金技法、繪畫題材等元素進一步影響了中國扇藝,衍生出紅金扇、烏油描金扇等新品類。

三、文化意義

四、相關考辨

關于折扇起源存在争議:中國南北朝已有"腰扇"記載,但可折疊扇的成熟工藝确由日本倭扇推動發展。正如《日本考》所述:"倭扇本出于倭國",其傳播印證了中日工藝交流的雙向性。

注:更詳細文獻記載可參考《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等古籍,或現代學者關于中日工藝交流的研究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倭扇

倭扇是指一種由竹、木等材料制成的扇子,源自古代倭國(即日本)。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倭和扇。

部首和筆畫

倭的部首是亻,表示人,倭的筆畫數為2。

扇的部首是戶,表示門,扇的筆畫數為4。

來源

倭扇一詞最早記錄于中國北魏代的文獻中。當時中國與倭國有交往,從倭國傳入的扇具就稱為倭扇。

繁體

倭扇的繁體字為倭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倭扇的漢字寫法為倭檎扇。其中“檎”表示檎果,意為将扇子裝飾得像檎果一樣美麗。

例句

她手中拿着一把精美的倭扇,扇子上繪有精緻的山水圖案。

組詞

倭風、扇子、扇舞、扇面、扇翅

近義詞

團扇、折扇、蒲扇

反義詞

紙扇、電扇、風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