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字禅的意思、文字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字禅的解釋

用詩文闡發的禅理。 宋 戴複古 《寄報恩長老恭率翁》詩:“好留一室舘狂客,早晚來參文字禪。” 明 焦竑 《焦氏筆乘·不改其樂》:“《談苑醍醐》雲:‘有問予 顔子 不改其樂,所樂者何事?予曰:且問子,人不堪其憂,所憂者何事?知世人之所憂,則知 顔子 之所樂矣。’……此我輩文字禪,不須更下一轉語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字禅

核心釋義

文字禅是禅宗術語,指以詩文、語錄、公案等文字形式闡釋禅理的方法。其本質是通過語言文字引導修行者體悟禅境,雖強調“不立文字”,卻需借文字為媒介傳遞禅法精髓。


詳細解析

  1. 概念淵源

    文字禅興起于宋代,以臨濟宗僧侶為代表,主張通過解讀公案(禅宗祖師言行錄)和創作詩文表達禅意。例如《碧岩錄》收錄百則公案并附評唱,成為文字禅的經典著作。

  2. 形式與載體

    • 語錄體:禅師講法記錄(如《景德傳燈錄》),以問答形式破除執念。
    • 詩文創作:禅詩(如蘇轼“溪聲盡是廣長舌”)以意象隱喻禅機,融合文學與禅理。
    • 公案評唱:對古德公案進行注釋闡發,如圓悟克勤的《碧岩錄》。
  3. 思想内核

    文字禅遵循“藉教悟宗”原則,認為文字如“指月之手”,雖非禅本身,卻是悟道工具。《楞伽經》雲“佛語心為宗”,即強調語言對心性的指引作用。

  4. 争議與批判

    部分禅者批評文字禅易使學人沉溺文字而忽視實修。大慧宗杲曾焚毀《碧岩錄》刻版,警示“文字葛藤”可能遮蔽本心。


文化關聯

權威參考來源

  1.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2. 《禅宗思想史綱》(洪修平著)
  3. 《中國禅學通史》(麻天祥著)
  4. 中華佛典寶庫《碧岩錄》解析
  5. 國學網《禅宗語錄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文字禅”是佛教禅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通過詩文、文字等形式來闡發禅理,将深奧的禅學思想融入文學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文字禅以“文字”為載體,通過創作詩文、公案解讀等方式傳遞禅宗哲理。其核心是用語言文字作為參禅悟道的工具。例如宋代禅師常以韻文“頌古”贊譽公案,或以散文“拈古”講解禅宗典故()。

二、内涵與形式

  1. 禅理文學化:将抽象的禅宗思想轉化為具象的詩文,如《壇經》中的偈語。
  2. 公案闡釋:通過“代别”(修正性注解)、“評唱”(結合經教考證)等方式解讀禅宗公案。
  3. 文以載道:強調文字不僅是工具,更是通向禅悟的路徑,如宋代文人以詩文參禅()。

三、曆史背景

文字禅在宋代尤為興盛,與禅宗“不立文字”的傳統形成辯證關系。例如戴複古詩雲“早晚來參文字禅”,明代焦竑也在《焦氏筆乘》中讨論其哲學意義()。

四、作用與争議


總結來看,文字禅既是禅宗思想傳播的媒介,也是中國佛教文化與文學結合的獨特現象。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公案案例或曆史文獻,可參考古籍《碧岩錄》《景德傳燈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國富民北鬥七星表識璨爛嶒嶷赤雀銜丹書丹椒大義滅親大原得步進步瞪眼睛吹胡子點穿放衙發谪豐功茂德奉邑附從副端故宮博物院活潤胡作非為見義敢爲嬌脆積壘進次酒到臍紀載誇姣梱内蓮的良奧力臂另當别論六省離榭平獄嫔媵俏潔期度賞得折拗十八學士述序羧基填漆窩囊氣握粟出蔔五才遐苗羨財像季象制閑量小披小僧校脩邪鋒協心心存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