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溫恤的意思、溫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溫恤的解釋

見“ 溫恤 ”。


亦作“溫卹”。體貼撫慰。《後漢書·劉虞傳》:“ 青 徐 士庶避 黃巾 之難歸 虞 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後漢書·皇甫嵩傳》:“ 嵩 溫卹士卒,甚得衆情。”《北史·袁翻傳》:“或逢穢德凡人,或遇貪家惡子,不識字人溫恤之方,唯知重役殘忍之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 阿堅 已九歲,婦加意溫卹,朝入塾,常留甘餌以待其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溫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體貼撫慰,尤其指對弱勢群體或處于困境中的人給予關懷和幫助。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溫恤”可寫作“溫卹”,由“溫”(溫和、溫暖)和“恤”(體恤、救濟)組合而成,字面意為用溫暖的方式體恤他人。其具體表現為安撫、照料或給予物質幫助,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對他人的關懷行為。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後漢書·劉虞傳》
    劉虞收留因戰亂流離的青徐百姓百餘萬,通過“收視溫恤”安置生計,使流民忘卻遷徙之苦。
  2. 《後漢書·皇甫嵩傳》
    皇甫嵩因“溫恤士卒”而深得軍心,體現對部下的體恤。
  3. 清代《聊齋志異·呂無病》
    描述女性角色對孩童“加意溫恤”,即細心照料,保留食物以待其歸。

三、用法擴展

“溫恤”強調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撫慰,既有物質支持,也包含情感關懷。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北史》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溫恤

溫恤是一個用來形容關心、關懷、愛護他人的詞語。它可以表示對他人的柔情和溫暖的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火+文),部首是火,總共有12畫;(心+血+吉),部首是心,總共有10畫。

來源:《溫恤》一詞最早出現在《齊諧記》中,意味着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

繁體寫法:溫恤。

古時候漢字寫法:溫恤。

例句:他對待每個學生都充滿了溫恤之情。

組詞:溫暖、恤衫、溫馨、恤養。

近義詞:關懷、愛護、關心。

反義詞:冷漠、無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