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曲的意思、文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曲的解釋

(1).文章。《荀子·正論》:“今 子宋子 嚴然而好説,聚人徒,立師學,成文曲。” 楊倞 注:“文曲,文章也。”一說‘曲’當為‘典’之訛。見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六》。 章炳麟 《文學總略》:“不得以感人者為文辭,不感者為學説。且文曲變化,其度無窮……此寧可以一概齊哉?”

(2).星名。《雲笈七籤》卷二五:“祿存、文曲,護臣生魂。”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格天》:“九天須臾經歷,文曲降紫極。”參見“ 文曲星 ”。

(3).指樂曲。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緣天下之所樂而為之文曲,且以和政,且以興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文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星宿名(核心含義)

  1. 文曲星:屬北鬥七星之一(天權星),主管文運與功名。古代認為文學才華出衆或科舉中榜者為“文曲星下凡”,如包拯、文天祥等曆史人物被附會為此星轉世。
  2. 象征意義:象征文學、藝術才能,主科甲功名,與文昌星并稱吉星。在紫微鬥數中屬陰水,代表智慧、藝術天賦及情感運勢,具有“科甲之星”的特性。

二、文章(古典文獻用法)

指代文章或學術著作,見于《荀子·正論》:“成文曲”。但此用法存在争議,清代學者王念孫考證認為“曲”應為“典”之訛誤。

三、樂曲(引申義)

漢代文獻中可指代樂曲,如《春秋繁露》提到“文曲”與政治教化相關,強調音樂對德政的輔助作用。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文曲”多指文曲星的文化意象,常見于命理學、文學創作等領域。其“樂曲”義項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古籍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文曲的意思

《文曲》這個詞指的是古代天文學中的一個星宿,也指在文學創作中的靈感或變化突然而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文曲》的拆分部首是文(文)和曲(曲),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文曲》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是天文方面的一個術語,後來也被用于文學創作中。

繁體

《文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都是「文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漢字基本相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曲」字字形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突然靈感來臨,文曲之時,創作出了一首美麗的詩歌。

2. 這篇文章用了很多文曲的手法,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

組詞

文曲星、文曲宮

近義詞

文思、文采

反義詞

拙文、巧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