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牛的意思、問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牛的解釋

《漢書·丙吉傳》載: 丙吉 為相,見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問牛行幾裡。或謂牛喘為細事。 吉 曰:“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後以“問牛”為稱頌官員關懷民間疾苦的典故。 唐 邵谒 《論政》詩:“ 孫弘 不開閣, 丙吉 寧問牛。” 唐 鄭谷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道暢應為蝶,時來必問牛。” 清 趙翼 《太保傅文忠公挽詞》:“問牛相業三台地,汗馬勳名兩戰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問牛"是漢語典故詞彙,典出《漢書·丙吉傳》。該典故記載西漢丞相丙吉外出時,遇到民衆鬥毆死傷不過問,見到牛喘氣異常卻停車詢問。隨從不解,丙吉解釋"民鬥相殺傷"屬地方官職責,而"牛喘出舌"可能預示氣候異常,關乎農事國本。

該詞本義指代官員體察民情的執政智慧,後衍生出三層引申含義:其一指上位者需關注民生根本問題,如《古代漢語典故辭典》引此例說明"治政者當察微知著";其二用于贊譽官吏的務實作風,《中國典故大辭典》将其列為"體恤民瘼"的典型事例;其三在現代漢語中演變為成語"問牛知馬",比喻通過局部現象推斷整體情況,體現中華文化"見微知著"的思維傳統。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問牛"屬偏正結構複合詞,"問"為動詞性語素,"牛"作賓語素,構成動賓式典故詞。其構詞法符合漢語典故詞"以具體代抽象"的特征,通過典型事例凝練為概念符號,這一現象在《漢語典故詞研究》中被稱為"事典詞彙化"。

網絡擴展解釋

“問牛”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傳統典故來源

“問牛”出自《漢書·丙吉傳》。西漢宰相丙吉外出時,見有人驅趕牛,牛喘息吐舌,他詢問牛走了多遠。旁人認為這是小事,丙吉卻解釋:春季天氣未應大熱,若牛因暑熱喘息,可能預示氣候異常,影響農事。作為宰相,調和陰陽、關注民生是其職責。後世以“問牛”稱頌官員體察民情、心系百姓疾苦。

二、文學與曆史中的引用

  1. 唐代詩詞:如鄭谷《丞相孟夏祗薦南郊紀獻十韻》中“原清再問牛”,借典故贊官員勤政。
  2. 元代戲曲:關漢卿《蝴蝶夢》提到“包待制比問牛的省氣力”,以丙吉對比包拯,強調為官者的責任感。

三、現代用法的分歧

部分現代解釋(如)認為“問牛”指明知故問以炫耀才智,可能與原典存在語義演變或誤讀。但傳統文獻及權威詞典仍以曆史典故為核心釋義。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半夢半醒被邊鼈菜庇庥波駭雲屬彩帛彩氣差科頭朝四暮三叢骈彫蟲篆刻洞蠻度箓附贅扞禦宮車晩出弓履官綠規重矩疊海陬河伯健兒鶴骨鷄膚黑霧橫海志喝探黃豆芽花樣子花院将率堅心郊犧腳指景天炯晃爵饧坎陷空微口棧雷鼓裡運河祿爵氓俗面晤孽報掊冒齊均窮天極地阒靜讱默桑田燒高香身單力薄生魂神深省壽民縢牒挑織同心方勝瓦摳心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