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虻的意思、蚊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虻的解釋

亦作“蟁虻”。一種危害牲畜的蟲類。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馬等皮膚,使之流血,并産卵其中。亦指蚊子。《後漢書·孔融傳》:“性既遟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 榆次 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李賢 注:“言蚊虻之暫過,未以為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谑》:“ 信安 、 滄 、 景 之間多蚊虻。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虻所斃。” 王闿運 《<墨子校注>序》:“遭時彊橫,諸兇竊位,怙其勢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縱欲,曾無采聽,視匹夫所陳,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過乎前。”《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我要讓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爛你的肉,小崽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蚊虻”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詞義解析
    • 拼音:wén méng
    • 結構:由“蚊”和“虻”組成,兩者均指吸食血液的昆蟲。
    • 核心含義:
      • 狹義:指危害牲畜的蟲類,如牛虻等,以尖利口器刺入動物皮膚吸血并産卵。
      • 廣義:泛指蚊子。

二、古籍例證

  1. 文獻記載
    • 《後漢書·孔融傳》提到“蚊虻之一過”,比喻微小的傷害。
    • 沈括《夢溪筆談》記載河北地區蚊虻肆虐,牲畜需用泥漿防護,否則可能緻死。

三、現代用法

  1. 引申含義
    • 常用于比喻微小但煩擾的事物,如“耳目之欲接,則敗其思;蚊虻之聲聞,則挫其精”。
  2. 組詞與造句
    • 組詞:如“蚊虻過耳”(比喻無關緊要之事)。
    • 例句:“雖受蚊虻之擾,亦不必過于介懷”。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方言用法,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蚊虻的意思

《蚊虻》這個詞指的是一種昆蟲,屬于雙翅目,科名為蚊虻科。它的身體較小,翅膀常會發出嗡嗡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蚊虻》這個詞的部首是蟲字旁,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蚊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蚊虻的寫法為「蚊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蚊虻的寫法可能形似「蚊」或「蠓」。這取決于不同的古代文獻和文化背景。

例句

1. 夏天的夜晚,蚊虻嗡嗡地飛來飛去,讓人難以入眠。

2. 鄉村的水塘裡,蚊虻成群結隊地在水面上舞動。

組詞

1. 蚊虻群:指蚊虻聚集的一群。

2. 蚊虻聲:指蚊虻翅膀振動時發出的嗡嗡聲。

3. 蚊虻叮咬:指蚊虻吸血并咬人的行為。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蚊子、虻子

反義詞:巨蟲、蝴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