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虻的意思、蚊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虻的解釋

亦作“蟁虻”。一種危害牲畜的蟲類。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馬等皮膚,使之流血,并産卵其中。亦指蚊子。《後漢書·孔融傳》:“性既遟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 榆次 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李賢 注:“言蚊虻之暫過,未以為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谑》:“ 信安 、 滄 、 景 之間多蚊虻。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虻所斃。” 王闿運 《<墨子校注>序》:“遭時彊橫,諸兇竊位,怙其勢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縱欲,曾無采聽,視匹夫所陳,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過乎前。”《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我要讓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爛你的肉,小崽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蚊虻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名詞,指代蚊類與虻類兩種吸血昆蟲的統稱。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解釋,該詞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蚊虻”讀音為wén méng,釋義為“蚊子和虻,泛指吸食人畜血液的小飛蟲”[來源1]。虻類昆蟲體型較蚊更大,常見于《漢語大詞典》描述的“牛虻、馬虻”等品種,多栖息于濕潤草叢或牲畜周圍[來源2]。

二、生物學分類特征

《辭海》指出:蚊屬雙翅目蚊科,虻屬雙翅目虻科,二者均以刺吸式口器為特征。蚊類觸角具環毛,虻類則具寬扁翅脈,這一形态差異被《中國昆蟲志》列為分類依據[來源3]。

三、危害與防治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記載:蚊虻叮咬可傳播瘧疾、絲蟲病等疾病,宋代《太平聖惠方》已載“蚊虻毒”病症[來源4]。現代防治方法包括《中華衛生殺蟲藥械》推薦的物理隔離與生物防治結合策略[來源5]。

四、文學意象解析

在文學作品中,蚊虻常喻指微小卻具危害性的事物。《詩經·小雅》有“營營青蠅,止于樊”的記載,《莊子·人間世》則以“蚊虻噆膚”比喻世俗煩擾,此類用法在《先秦文學蟲類意象研究》中有系統論述[來源6]。

網絡擴展解釋

“蚊虻”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詞義解析
    • 拼音:wén méng
    • 結構:由“蚊”和“虻”組成,兩者均指吸食血液的昆蟲。
    • 核心含義:
      • 狹義:指危害牲畜的蟲類,如牛虻等,以尖利口器刺入動物皮膚吸血并産卵。
      • 廣義:泛指蚊子。

二、古籍例證

  1. 文獻記載
    • 《後漢書·孔融傳》提到“蚊虻之一過”,比喻微小的傷害。
    • 沈括《夢溪筆談》記載河北地區蚊虻肆虐,牲畜需用泥漿防護,否則可能緻死。

三、現代用法

  1. 引申含義
    • 常用于比喻微小但煩擾的事物,如“耳目之欲接,則敗其思;蚊虻之聲聞,則挫其精”。
  2. 組詞與造句
    • 組詞:如“蚊虻過耳”(比喻無關緊要之事)。
    • 例句:“雖受蚊虻之擾,亦不必過于介懷”。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方言用法,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昂昂自若飽暖逩迸蛃魚長襦償冤赤手吹大氣慈溫憚畏地溝丁壩帝台逢山開道佛舍利幹花鲠讦根芽公侯恭慎關節炎瓜熟國工國蹶賄串诙達護塞價人九思開門炮困頓禮奉六市流序鲈鲙戮殃馬口秘器納贽偶成潑湯虔劉起腳齊難青雕秦晉之盟蕲王全力劬瘠入入貼貼射傷殊節舒榮索用擡頭紋攤書傲百城遐方絶域相猜獻爵仙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