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委質的意思、委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委質的解釋

亦作“ 委摯 ”。亦作“ 委贄 ”。1.放下禮物。古代卑幼往見尊長,不敢行賓主授受之禮,把禮物放在地上,然後退出。《禮記·曲禮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摯匹,童子委摯而退。” 孔穎達 疏:“童子見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與主人相授受拜伉之儀,但奠委其摯於地而自退辟之。” 漢 班固 《白6*虎通·瑞贽》《曲禮》作“童子委贄而退”。

(2).向君主獻禮,表示獻身。《國語·晉語九》:“臣委質於 狄 之鼓,未委質於 晉 之鼓也。臣聞之: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委質而策死,古之法也。” 韋昭 注:“言委贄於君,書名於冊,示必死也。”一說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貳乃辟也。” 杜預 注:“屈膝而君事之,則不可以貳。” 孔穎達 疏:“質,形體也……拜則屈膝而委身體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3).引申為臣服、歸附。 晉 陸雲 《盛德頌》:“ 越裳 委贄, 肅慎 來王。”《魏書·張袞傳》:“昔 酈生 一説, 田橫 委質; 魯連 飛書, 聊 将授首。”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錢俶 在本國歲修職貢無闕,今又委質來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張煌言 《子房報韓論》:“觀史載 漢王 歸國, 子房 送之 南鄭 。辭歸,勸以燒絶棧道。此時雖為畫策,尚未委贄於 漢 也。”

(4).送上禮物,拜人為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路 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雙髻道人》:“乃今而後知先生為當世之仙人也,願委贄為弟子。”

(5).棄身;置身。 唐 駱賓王 《上司列太常伯啟》:“側聞 魯 澤祥麟,希委質於 宣父 。” 唐 白居易 《感鶴》詩:“委質小池内,争食群雞前。” 宋 王安石 《招呂望之使君》詩:“委質山林如許國,寄懷魚鳥欲忘形。”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委質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委質”是古代漢語中的禮儀性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委質”讀作wěi zhì,原指卑幼者向尊長獻禮時,将禮物放置于地以示恭敬,後引申為臣子向君主獻身效忠的儀式,表示忠誠不二。


二、詳細解釋

  1. 禮儀行為
    古代卑幼者拜見尊長時,因身份差異不能直接交接禮物,需将禮物(如羔、雁、雉等)放置于地後退下,稱為“委質”。這一行為體現了等級制度下的禮節規範。

  2. 政治效忠
    在君臣關系中,“委質”是臣子向君主獻禮并宣誓效忠的儀式,象征以生命奉君。《國語·晉語九》提到:“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即強調臣子需終身盡忠。

  3. 引申含義
    進一步發展為歸附、臣服之意,如《史記·屈原列傳》中張儀“厚币委質事楚”,即通過獻禮表示歸順楚國。


三、曆史典故與例證


四、近義詞與用法注意

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禮記》《國語》等古籍原文,或查看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委質》的意思

《委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把事物的責任、權力、財産等交由他人保管或管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委質》的拆分部首是女(nǚ),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委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是根據事物的委托和交付所産生的意義。在繁體漢字中,委的部首女被改寫為女子(nǚzǐ),體現了對女性婉約柔美的描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委質》的委部可以寫作「女子左點」,即兩個女字并排,下面一個女字加一個點;質部可以寫作「同字豎折」,即一個同字旁豎着寫,再在右側加一個折。

例句

1. 他委質了自己的財産給一位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

2. 我們可以把這個項目的執行委質給一家專業的公司。

組詞

1. 委派(wěi pài):指派某人擔任特定職務或任務。

2. 委托(wěi tuō):把某事交由他人負責或代為辦理。

近義詞

1. 托付(tuō fù):将事物交由他人管理或照顧。

2. 托管(tuō guǎn):将財物或權利交由他人管理或保管。

反義詞

1. 負責(fù zé):承擔責任,管理事務。

2. 管理(guǎn lǐ):對事物進行組織、協調和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