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唯唯的意思、唯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唯唯的解釋

(1).恭敬的應答聲。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王曰:‘試為寡人賦之。’ 玉 曰:‘唯唯。’”《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齊王 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僕對曰:‘唯唯。’” 顔師古 注:“唯唯,恭應之辭也。”《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 老泉 納於袖中,唯唯而出。” 梁斌 《播火記》四七:“ 劉老萬 、 劉老士 、 嚴老松 皆拱手唯唯稱是。”

(2).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新唐書·牛仙客傳》:“為相謹身無它,與時沉浮,唯唯恭願。”

(3).應而不置可否貌。《戰國策·秦策三》:“ 秦王 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雎 曰:‘唯唯。’有間, 秦王 復請, 範雎 曰:‘唯唯。’若是者三。” 宋 徐铉 《稽神錄·林昌業》:“忽有一男子,年可三十,髭髯甚長,來詣 林 , 林 問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對。”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餘聆玉人詞旨,心乃奇駭,唯唯不能作答。”參見“ 唯唯否否 ”。

(4).相隨而行貌。《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唯唯。” 鄭玄 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南史·文學傳·卞彬》:“蝌鬥唯唯,羣浮闇水。” 唐 李鹹用 《贈友弟》詩:“誰能終歲搖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唯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éi wéi,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恭敬應答聲
    表示謙卑、順從的回應,常見于古代對話場景。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唯唯,恭應之辭也”,或《論語》中曾子回答孔子時的“唯”。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連聲應諾的态度,如“唯唯諾諾”。

  2. 恭順謹慎之義
    引申為對上級或權威的順從态度。例如《新唐書》描述牛仙客“唯唯恭願”,即強調其謹小慎微的性格。

  3. 應而不置可否
    指表面答應但未明确表态,常見于《戰國策》中範雎對秦王的回應“唯唯”。

  4. 相隨而行貌
    源自《詩經·齊風·敝笱》“其魚唯唯”,形容魚群前後相隨的狀态,後泛指事物有序跟隨。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唯唯:什麼意思

“唯唯”一詞具有謙虛、恭順和順從的含義。它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上級的态度,表示恭敬地低頭或附和他人的意見。這個詞通常用于貶義,表達對某人無力或缺乏原則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唯唯”的拆分部首為口,由兩個筆畫組成。

來源

《唯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一書中,被用來描述一種虛僞的、低下的态度。它通常用來批評那些隻為了讨好上級或他人而迎合、附和而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人。

繁體

“唯唯”的繁體字為「唯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唯唯」可以寫作「惟惟」,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見到領導總是唯唯諾諾的,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2. 她在老闆面前唯唯諾諾,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組詞

1. 唯唯諾諾:形容一個人對上級或他人的态度極度恭順和迎合,沒有自己的主見。

2. 反唯:指對上級或他人的意見持有反對态度,不附和他人的觀點。

近義詞

1. 拍馬屁:指為了讨好上級而恭維或奉承他人。

2. 谄媚:形容恭順、迎合,表現出過分謙卑和低聲下氣的态度。

3. 奉承:表示為了取悅他人而恭維或迎合他們,以獲得好處。

反義詞

1. 堅持己見:指一個人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盲從他人的意見。

2. 膽量:表示一個人有勇氣、自信,不畏懼任何困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