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聯的意思、尾聯的詳細解釋
尾聯的解釋
律詩中最後兩句。 王力 《漢語詩律學》第二章第三三節:“這一首詩首聯和尾聯不用對仗,其餘各聯都用對仗,宛然一首七言排律。”
詞語分解
- 尾的解釋 尾 ě 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鳥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聲。尾骨。尾燈。尾數。尾音。結尾。掃尾。虎頭蛇尾。 在後面跟:尾隨。尾追。 量詞,指魚:三尾魚。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頭
- 聯的解釋 聯 (聯) á 連結,結合:聯合。聯結。聯繫。聯絡。聯盟。聯邦。聯袂。聯名。聯想。聯姻。聯營。珠聯璧合。 對偶的語句:對聯。挽聯。楹聯。上聯。下聯。 古代戶口編制的名稱,十人為聯。 筆畫數:; 部首
專業解析
尾聯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律詩結構的最後一聯,特指八句體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的第七、八兩句。這一術語源于古代詩歌創作理論,其名稱由位置決定,"尾"指結尾部分,"聯"指對仗句式。尾聯在律詩中承擔收束全篇、深化意境的功能,常通過情景交融或議論點題的方式完成詩意升華。
從詩歌結構看,尾聯具有三個核心特征:
- 位置固定性:專指律詩第四聯,與首聯、颔聯、頸聯構成完整四聯結構(參考《唐詩格律學》中華書局2019版)
- 對仗靈活性:相較于颔聯、頸聯的嚴格對仗,尾聯可適當放寬對仗要求,如杜甫《秋興》"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即采用寬對形式
- 功能指向性:既要照應前文又要開拓新境,如王維《終南山》尾聯"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通過叙事性描寫延伸空間意境
在文學創作層面,尾聯常見三種表現手法:
- 卒章顯志:如文天祥《過零丁洋》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抒發志向
- 以景結情:李商隱《錦瑟》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創造餘韻悠長的審美空間
- 設問呼應:崔颢《黃鶴樓》尾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通過疑問句式強化情感張力
(注:相關解釋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詩歌術語辭典》紙質版第278頁,因無電子版鍊接,暫不提供網絡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
“尾聯”是漢語文學中的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律詩中的尾聯
在律詩(近體詩)中,尾聯指全詩的第四聯,即最後兩句(第七、八句)。例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特點:
- 結構位置:律詩分為首聯、颔聯、頸聯、尾聯,尾聯位于全詩末尾,通常不用對仗。
- 功能作用:
- 總結全詩,深化主題或升華情感;
- 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 與上文或标題呼應,增強結構嚴謹性;
- 以景結情,營造餘韻。
二、對聯中的尾聯
在對聯創作中,尾聯特指下聯,需與上聯對仗工整、意義完整,是評價對聯水平的重要标準。
補充說明
- 對仗差異:律詩尾聯一般不用對仗(如杜甫詩中的流水對),而對聯的尾聯必須嚴格對仗。
- 常見誤區:部分資料可能混淆兩種語境,需結合具體文體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律詩格式或對聯規則,可參考搜索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3、4、9)。
别人正在浏覽...
安娴辯政筆伐并翼逼夜嶒嶷趻踔疢疾從心雕玉雙聯斷埯渡世旛兒扶整趕腳的共識狗加骨竅花街柳市火鬥奬厲假年羯羠積弱開黑店楛貢媿赧困污孷孖籠蔥竹輪補硉兀緑昌明梅和柳搶跪僑家切礉青翼窮海碕仄沙陲山半上蹿下跳勝概聖功舍中飾裝順治淘伴惕懾退迹兔走鹘落溫良忍讓吳撥四無損于仙步潇散攜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