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尾聯的意思、尾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尾聯的解釋

律詩中最後兩句。 王力 《漢語詩律學》第二章第三三節:“這一首詩首聯和尾聯不用對仗,其餘各聯都用對仗,宛然一首七言排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尾聯”是漢語文學中的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律詩中的尾聯

在律詩(近體詩)中,尾聯指全詩的第四聯,即最後兩句(第七、八句)。例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特點:

  1. 結構位置:律詩分為首聯、颔聯、頸聯、尾聯,尾聯位于全詩末尾,通常不用對仗。
  2. 功能作用:
    • 總結全詩,深化主題或升華情感;
    • 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 與上文或标題呼應,增強結構嚴謹性;
    • 以景結情,營造餘韻。

二、對聯中的尾聯

在對聯創作中,尾聯特指下聯,需與上聯對仗工整、意義完整,是評價對聯水平的重要标準。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律詩格式或對聯規則,可參考搜索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3、4、9)。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尾聯的意思

尾聯是指對詩的末句進行對答的句子或短語。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獨特形式,常用于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中。尾聯的搭配可以使整個詩歌更加完整和富有韻律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尾聯的漢字“尾”包含的部首為“屍”,總筆畫為四畫;聯的部首為“辶”,總筆畫為辶。

來源

尾聯最早出現于《詩經》中,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在詩經中,句子的末句通常與首句相對應,從而形成了韻律和對仗感。後來,在唐宋時期,尾聯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

繁體字形

尾聯(尾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尾聯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别。

例句

青山如黛,白雲似雪;鳥語花香,春意盎然。

組詞

尾聯:《寒春尾聯》、《秋思尾聯》

近義詞

對子、對句、對語

反義詞

首句、前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