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微谏的意思、微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微谏的解釋

以隱約委婉的話進谏。《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漢書·伍被傳》:“ 淮南王 陰有邪謀, 被 數微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微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指以委婉、含蓄、不露鋒芒的方式向尊長或上級提出規勸或批評。其核心在于既表達不同意見,又維護對方的尊嚴與體面,體現了儒家“溫柔敦厚”的處世哲學和語言藝術。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構成

    • 微:意為細小、隱蔽、不顯露。此處引申為言辭含蓄、态度謙和、方式間接。
    • 谏:指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改正過失。

      合稱“微谏”,即通過含蓄暗示、旁敲側擊等間接方式進言,避免直白指責引發抵觸。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君臣、父子、師生等尊卑關系明确的語境中。例如臣子勸誡君主時,需“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既達目的又不觸怒對方。如《禮記·曲禮》載:“事親有隱而無犯……事君有犯而無隱”,強調對父母需“微谏不違”。

二、文化内涵與權威依據

  1. 儒家倫理的實踐

    微谏是儒家“中庸之道”在言行中的體現。《論語·裡仁》中孔子提出“事父母幾谏”,朱熹注:“幾,微也。謂微言諷勸。” 強調勸谏需把握分寸,以維護人倫和諧。

  2. 經典文獻用例

    • 《詩經·關雎序》雲:“主文而谲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其中“谲谏”即微谏的變體,主張借托詩文委婉諷喻。
    • 《白虎通義·谏诤》明确分類:“谏有五:一曰諷谏,二曰順谏,三曰窺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 “諷谏”居首,即微谏的典型形式。

三、現代應用與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微谏”可引申為任何顧及對方感受的委婉建議方式,適用于職場溝通、家庭教育等場景。其精神内核與“非暴力溝通”“高情商表達”等現代理念相通,強調以尊重為前提的善意提醒。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查看詞條
  2. 王力.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 中華書局, 2018. 相關章節
  3.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M]. 中華書局, 1983.

網絡擴展解釋

“微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ēi jiàn,指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提出規勸或忠告,通常用于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的谏言。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2.曆史出處與用法

3.延伸辨析

4.示例用法

總結來看,“微谏”不僅是一種語言藝術,也反映了傳統文化中“禮”與“和”的價值取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漢書》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健絆惹卑鄙龌龊杯茗之敬饽饽不可螬蛴讒戮蟬緌蟹匡沖積物崇論闳議楚船楚竹翠晶麤書淡澉當匹放敖芳迹肥益負片釜鬵貴出賤收還會洪支懷銀纡紫會城諱屈回執譏讒經綫襟子機榻九館仙款矻款字戀三宿林僧吏體梅心蜜草腦颏詉詉泥書缥缃平廠平望前書清會清彜散官散袒删本失律通引官偷看突忽項脊軒志相诮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