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谏的意思、微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谏的解释

以隐约委婉的话进谏。《礼记·坊记》:“从命不忿,微諫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汉书·伍被传》:“ 淮南王 阴有邪谋, 被 数微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谏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指以委婉、含蓄、不露锋芒的方式向尊长或上级提出规劝或批评。其核心在于既表达不同意见,又维护对方的尊严与体面,体现了儒家“温柔敦厚”的处世哲学和语言艺术。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微:意为细小、隐蔽、不显露。此处引申为言辞含蓄、态度谦和、方式间接。
    • 谏:指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改正过失。

      合称“微谏”,即通过含蓄暗示、旁敲侧击等间接方式进言,避免直白指责引发抵触。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君臣、父子、师生等尊卑关系明确的语境中。例如臣子劝诫君主时,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既达目的又不触怒对方。如《礼记·曲礼》载:“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强调对父母需“微谏不违”。

二、文化内涵与权威依据

  1. 儒家伦理的实践

    微谏是儒家“中庸之道”在言行中的体现。《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事父母几谏”,朱熹注:“几,微也。谓微言讽劝。” 强调劝谏需把握分寸,以维护人伦和谐。

  2. 经典文献用例

    • 《诗经·关雎序》云:“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其中“谲谏”即微谏的变体,主张借托诗文委婉讽喻。
    • 《白虎通义·谏诤》明确分类:“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 “讽谏”居首,即微谏的典型形式。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微谏”可引申为任何顾及对方感受的委婉建议方式,适用于职场沟通、家庭教育等场景。其精神内核与“非暴力沟通”“高情商表达”等现代理念相通,强调以尊重为前提的善意提醒。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查看词条
  2. 王力.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 中华书局, 2018. 相关章节
  3.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 1983.

网络扩展解释

“微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ēi jiàn,指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提出规劝或忠告,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谏言。以下是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2.历史出处与用法

3.延伸辨析

4.示例用法

总结来看,“微谏”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礼”与“和”的价值取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汉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傲慢无礼八薮长裤唱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次对官搓板打马大帐灯台不照自堆垒独无鹅溪素贩徒飞鍊風馳霆擊羔犊顾爱寒欠寒晩餄餎后肢回飇火家贱迹建子月僥极家庭家庸激薄停浇京城聚收拘胁乐和和陵嶒炉灰马八儿梅花阵岷江谬理密庸内度霓虹灯毬路带曲惠三笠辞少思蛇虫百脚师祁水晶塔绥边绥理探细腾挪文职屋如七星想入非非小辩小男妇女小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