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鄙的意思、微鄙的詳細解釋
微鄙的解釋
微弱卑遠。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君王自陳, 越國 微鄙,年穀不登,願王請糴以入其意,天若棄 吳 ,必許王矣。”
詞語分解
- 微的解釋 微 ē 小,細小:細微。輕微。微小。微型。微觀。微雕。微積分。微電腦。微量元素。謹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調(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賤。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義。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專業解析
微鄙是漢語中較為古雅的合成詞,由“微”與“鄙”二字組合而成。從詞義構成分析:
- “微”本義指細小、輕微,《說文解字》釋為“隱行也”,引申為卑下、衰敗,如《詩經·邶風》中“式微式微”即表衰微之意。
- “鄙”原指邊遠地區,《周禮·地官》注“五酇為鄙”,後衍生出粗俗、淺陋的貶義,如《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即用此意。
- 合成詞“微鄙”在古漢語中多指卑微粗俗之人或事物,含雙重貶抑色彩。例如明代《醒世恒言》載“勿因微鄙而失大義”,強調對低劣品行的否定态度(參考《漢語大詞典》詞條)。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貶義強度。權威辭書釋義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數字版核查。
網絡擴展解釋
“微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古代用法
源自漢代趙晔《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意為“微弱卑遠”,多用于自謙或描述事物地位卑微、偏遠。例如,越王勾踐自稱“越國微鄙”,表達國家弱小、處境邊緣化()。
-
現代引申義
作為貶義詞,形容事物或人“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帶有輕視、不屑的意味。例如,可用于批評某人的見識淺薄或行為低劣( )。
二、使用場景
- 自謙語境:古代常用于政治外交中,如國家自稱“微鄙”以示謙卑。
- 貶義表達:現代多用于否定性評價,如“這種微鄙的伎倆,難登大雅之堂”()。
三、補充說明
- 構詞解析:“微”表示微小、卑微,“鄙”則指粗俗、低劣,二者組合強化了貶義色彩。
- 權威性差異:古代釋義(如、3、6)與部分現代解釋(如、5)存在側重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吳越春秋》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案照廒間背敵柄靶不如志參究參一鋤鈎莼羹撺嘴玳瑁軸刀筆士盜寇大喬釣槎調拳湩乳督郵凡俗鳳襖鳳影覆盂趕會熸煽角踢接籬京倉大使旌庸決導勘誤表倥怱煉精禮單靈計劉寶全六牙鸾蓋麥口期蒙括門館先生迷芒模範疲頓趨勢染物軟布兜弱息商人身名俱滅社燕疏屦素俎騰軒厗奚偷青團圓托賞瞎天盲地夏征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