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瓦甑的意思、瓦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瓦甑的解釋

陶制炊器。《後漢書·禮儀志下》:“東園武士執事下明器……瓦竈二,瓦釜二,瓦甑一。”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鬼神》:“ 廬山 九天使者真君廟 門外,有石如瓦甑,光滑瑩潔,人嘗看玩之,頗有靈異。” 宋 陸遊 《小疾自警》詩:“淖糜煮石泉,香飯炊瓦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瓦甑”是古代常見的陶制炊具,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讀音為wǎ zèng,指用陶土燒制的蒸煮器具,主要用于烹饪食物。古代文獻如《後漢書·禮儀志下》記載其為祭祀明器之一,宋代陸遊《小疾自警》詩中也有“香飯炊瓦甑”的描述,印證其作為生活用具的實用屬性。

二、文化引申 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瓦甑”被賦予象征意義。其中“瓦”代表質樸的陶器,“甑”為蒸具,二者結合比喻品德高尚、行為端正之人,強調如陶器般純潔無瑕的品格。該用法常見于對人物操守的贊美或自我修養的表達。


若需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如杜光庭《錄異記》中關于廬山石甑的靈異記載),可進一步查閱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瓦甑:一詞的意思

瓦甑(wǎ zèng)是一個中文詞彙,形容一種用瓦砌成的砧臼。瓦甑一詞多用于古代農村,用于碾磨谷物或小米等糧食。

瓦甑:拆分部首和筆畫

瓦甑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瓦和甑,其中瓦是左邊的部首并且是2畫,甑則是右邊的部首并且是9畫。

瓦甑:來源和繁體寫法

瓦甑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的田園生活。繁體寫法為「瓦甑」,瓦上加上甑部,與簡體寫法一樣。

瓦甑: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在瓦甑這個詞上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瓦甑:例句

1. 村莊裡的老人用瓦甑磨碎谷物,制作美味的面粉。

2. 那個時代的農民整天坐在瓦甑旁邊,辛勤地勞作。

瓦甑: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瓦甑台、瓦甑棚、瓦甑架。

近義詞:瓦臼。

反義詞:石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