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挖肉補瘡的意思、挖肉補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挖肉補瘡的解釋

[cut out a piece of flesh to patch a boil;rob one's belly to cover one's back] 比喻隻圖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應急

詳細解釋

比喻隻顧解決眼前問題而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梁啟超 《外債平議》:“就財政上以論,外債之宜借者,不過為苟安目前、挖肉補瘡之計。” 郭沫若 《萬引》:“虧他的夫人挖肉補瘡,東撙西節地還能勉強維持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挖肉補瘡”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與“剜肉補瘡”通用(後者更為常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含義:比喻為了應對眼前的危機或困境,采取有害的、得不償失的方法來應急,最終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感情色彩:貶義,強調方法的短視性和危害性。


二、出處與演變

  1. 來源:最早出自唐代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粜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2. 演變:原詩中“剜肉補瘡”被後人演化為“挖肉補瘡”,兩者含義相同,均指以損害自身根本利益的方式解決眼前問題。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對比

  1. 近義詞:飲鸩止渴、殺雞取卵
  2. 區别:
    • 飲鸩止渴:側重用“緻命方法”解決問題,後果更嚴重(如飲毒酒解渴);
    • 挖肉補瘡:強調“犧牲自身部分利益”應對危機,傷害範圍相對有限。

五、總結

該成語警示人們不可為短期利益犧牲根本,需權衡利弊、着眼長遠。實際使用中,“剜肉補瘡”更符合傳統文學表達,而“挖肉補瘡”為現代口語化變體,兩者可互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挖肉補瘡的意思

《挖肉補瘡》是一個成語,意指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或治療一個疾病,而采取極端痛苦或割愛的舉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挖肉補瘡》的拆分部首為手和肉,拆分筆畫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挖肉補瘡》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作者引用了劉晏的《宋書》。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挖肉補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挖肉補瘡」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古今的含義相同。

例句

他為了挽救公司的財務危機,不得已進行了一次挖肉補瘡的行動。

組詞

挖空心思、裹足不前、補天浴日。

近義詞

舍近求遠、硬着頭皮、割席斷交。

反義詞

善始善終、行雲流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