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習的意思、玩習的詳細解釋
玩習的解釋
(1).玩味研習。《三國志·吳志·士燮傳》:“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自今以後,羣臣皆當玩習古義,修明經典,稱朕意焉。”
(2).習慣;習以為常。《漢書·武帝紀》“秋,馬生 渥窪水 中” 顔師古 注引 李斐 曰:“ 南陽 新野 有 暴利長 ,當 武帝 時遭刑,屯田 敦煌 界,數於此水旁見羣野馬有奇者,與凡馬異,來飲此水。 利長 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後馬玩習,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馬,獻之。”
(3).猶玩忽。 宋 李綱 《論水便宜六事奏狀》:“比年以來,玩習苟簡,護衛之卒散於抽差,備禦之儲耗於轉易。”《文獻通考·經籍一》:“歷歲浸久,有司玩習,多緻散缺,私室所閟,世或不傳。”參見“ 玩忽 ”。
詞語分解
- 玩的解釋 玩 á 遊戲:玩耍。玩笑。玩興(宯 )。玩具。玩偶。 戲弄,搬弄:玩弄。玩狎。玩花招兒。 觀賞:玩賞。玩味。瞻玩。玩物喪志。 可供觀賞的東西:古玩。 輕視,忽視:************。玩世不恭。 筆畫數:; 部
- 習的解釋 習 (習) í 學過後再溫熟反複地學,使熟練:練習。學習。實習。 學:習文。習武。 對某事熟悉:習見。習聞。習以為常。 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習慣。積習。陳規陋習。 相因:世代相習。習
專業解析
“玩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主要有兩層,且帶有一定的語境色彩:
-
反複研習、鑽研、玩味:
- 這是“玩習”最核心的含義。“玩”在此有“研習”、“體味”、“揣摩”的意思,“習”則是“學習”、“練習”、“熟悉”。合起來指對某種知識、技藝、法令、典籍等進行深入、反複的學習、研究和體會,以求精通。
- 例證與引用:
- 《漢書·翟方進傳》:“方進年十二三,失父孤學,給事太守府為小史…… 蔡父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 方進既厭為小史,聞蔡父言,心喜,因病歸家,辭其後母,欲西至京師受經。母憐其幼,隨之長安,織屦以給方進讀,經博士受《春秋》。積十餘年,經學明習,徒衆日廣,諸儒稱之。以射策甲科為郎。二三歲,舉明經,遷議郎。是時宿儒有清河胡常,與方進同經。常為先進,名譽出方進下,心害其能,論議不右方進。方進知之,候伺常大都授時,遣門下諸生至常所問大義疑難,因記其說。如是者久之,常知方進之宗讓己,内不自得,其後居士大夫間未嘗不稱述方進,遂相親友。” 顔師古注:“言其玩習法令。” 這裡顔師古用“玩習”解釋翟方進對法令的深入研究和精通。
- 《辭源》(商務印書館)對“玩習”的釋義之一即為:“研習;玩味。”
-
因熟悉而輕慢、狎近、不莊重:
- 這層含義是由第一層引申而來的負面意義。當對某人或某事過于熟悉後,可能會失去應有的敬畏、尊重或莊重态度,變得輕慢、狎昵或不以為意。
- 例證與引用:
- 《後漢書·皇甫規傳》:“今臣還督本土,糺舉諸郡,絕交離親,戮辱舊故,衆謗陰害,固其宜也。臣雖污穢,廉潔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傳稱‘鹿死不擇音’,謹冒昧略上。” 李賢注引《左傳》曰:“鹿死不擇音。”并解釋道:“音,蔭也。言鹿将死,不暇擇庇蔭之處。比喻己将死,言不善也。… 玩習既久,謂其不足畏也。” 這裡李賢用“玩習”解釋敵人因為長期接觸(皇甫規)而産生了輕慢之心。
- 《辭源》(商務印書館)對“玩習”的另一釋義為:“狎近;輕慢。”
“玩習”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其核心意義是指對事物進行深入、反複的研究學習(玩習法令/典籍),但由此也可能衍生出因過于熟悉而輕視、不莊重的負面含義(玩習既久,遂生輕慢)。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
網絡擴展解釋
“玩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不同語境可分為以下三類,結合權威文獻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
玩味研習
指深入體會和鑽研學問或經典。例如《三國志·吳志·士燮傳》記載“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說明士燮處理完公務後常研讀典籍。這一用法強調對知識的反複琢磨,常見于古代文人對經典的研讀場景。
-
習慣;習以為常
表示長期重複形成的行為慣性。《漢書·武帝紀》注引李斐的典故中,暴利長通過“持勒靽”讓野馬逐漸習慣,最終捕獲,即用“玩習”形容馬匹對行為的習以為常。現代也可引申為對某事物的熟悉或自然反應。
-
猶玩忽
帶有消極含義,指對待事物不認真、輕慢疏忽。如《後漢書·桓帝紀》批評官員“所在玩習,遂至怠慢”,強調因習慣而懈怠渎職的現象。
二、延伸解析
- 發音與結構:拼音為wán xí,屬動賓結構,常見于文言或書面語。
- 文獻用例:
- 積極場景:《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要求群臣“玩習古義”,體現對經典的重視。
- 消極場景:《萬善同歸集》以“漸染玩習”比喻習慣對行為的潛在影響。
三、使用建議
-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學術或曆史讨論,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 注意語境褒貶,如描述鑽研學問時可用第一義,批評敷衍态度則用第三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漢書》等原始文獻,或參考《漢典》《辭海》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民八隣版臿閉經肸向不屈不撓馳慕傳國玺淳厚春铨純犧楚雀刺候搭接片董狐直筆東洋耳順之年幡然改途渢渢歸奇顧怪哈哈兒皓管摦大簧口利舌灰窯賤皮子揭驕扃鍵機悟克厭魁彥鮥子魯彥周煤房冥鈔七長八短泉路屈殺三車客三頭不辨兩善財難舍省垣省訾舐鼎衰慵水枕斯幹隨波逐浪縮迹訴窮滔贍逃堯銅關透索屯集脫色微兆五靈線民顯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