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豎的意思、頑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豎的解釋

頑劣的小子。對人的貶稱。 北周 衛元嵩 《元包經·孟陰》:“無俾頑豎,以擅乃威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豎”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用法與出處

  1. 經典文獻:最早見于北周衛元嵩《元包經·孟陰》:“無俾頑豎,以擅乃威權。” 意為“不可讓頑劣之人擅權”。
  2. 小說例句: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用“頑豎離主”形容脫離管束的愚頑者。

發音與結構

近義詞彙

相關貶義詞彙包括“頑劣”“村愚”(指粗笨或鄉下人)等。

總結來看,“頑豎”多用于古漢語及文學作品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豎(wán shù)的意思

《頑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固執、頑固不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豎》拆分的部首是“爿”和“豎”,其中“爿”是父字底,表示“家族”,“豎”表示“直立”。它的總筆畫數是15。

來源

《頑豎》最早出自《墨子·五萬言上》:“齊景公好讀書,召讓之,蓋緻政。望塗之,曰:‘此其志邪?豎儒者必固以為頑。”後來成為了一個用來形容人固執的成語。

繁體

《頑豎》的繁體字是「頑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頑豎》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頑”字在古代寫作「頑」,它的頂部是“頁”,表示“封面”,底部是“元”,表示“頭部”。而“豎”在古代寫作「豎」,它的左邊是“竹”,表示“植物”,右邊是“傩”,表示“舞蹈”。

例句

1. 他就是這樣一個固執的人,一點不願意妥協,真是個頑豎。

2. 這個領導太頑豎了,不聽取任何意見。

組詞

頑固、頑強、固執、執拗、剛愎自用。

近義詞

固執、執拗、剛愎自用。

反義詞

柔順、馴服、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