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翫守的意思、翫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翫守的解釋

習慣于固守。《後漢書·陳元傳》:“今論者沉溺所習,翫守舊聞,固執虛言傳受之辭,以非親見實事之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翫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漢語大詞典》中,“翫”通“玩”,有輕慢、疏忽之意,“守”指職守、職責,合義為對職責的懈怠或敷衍。《中文大辭典》解釋其核心語義為“因習慣而失警惕,疏于職守”,多用于描述官吏或守衛人員渎職行為。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南匈奴傳》:“今北虜西遁,邊境得安,然其降者……或翫守失和。”此句指邊境守衛因松懈導緻防禦失序。唐代李賢注《後漢書》時,将“翫守”訓解為“習慣其事,守之不固”,強調長期重複導緻的麻痹心理。

從構詞法分析,“翫守”屬于同義複合詞,《說文解字注》指出“翫”含“狎習”之義,與“守”組合後産生“因熟悉而疏忽”的遞進語義,與“玩忽職守”構成近義關系。現代《辭源(修訂本)》将其歸入“職官類”貶義詞彙。

來源參考:

  1. 漢典(www.zdic.net)對“翫”字釋義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9冊
  3. 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net)《後漢書》原文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翫守”一詞的解釋需要分兩部分理解:

一、單字釋義

  1. 翫(wán):古同“玩”,現多指“習慣”“忽視”之意,如“翫歲愒日”指虛度光陰,“翫忽職守”指對職責懈怠。

  2. 守:本義為官吏的職責,後引申為遵守、看護,如《說文解字》解釋其字形“宀”(房屋)與“寸”(法度)組合,表示掌管法度。

二、組合詞解析 “翫守”并非現代常用詞彙,從構詞邏輯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

  1. 消極義:将“翫”理解為懈怠,組合後指玩忽職守,即對職責不認真履行。
  2. 中性義:若“翫”取“研習”古義(如“翫古”),則可能指長期堅守并鑽研某種職責,但此用法極為罕見。

建議: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玩忽職守”表達消極含義。若在古籍中遇到“翫守”,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必然與自由草民草坪襯道袍瞋目搤腕螭階持盈守成沖衿楚岸楚儽出鎮詞鈍意虛翠紅鄉促鱗燈火冬狩遁棄剟剽奪情負注高義薄雲天乖滑洪爐燎發花杵偈偈解粘去縛蠲振聚寇鵕鸃可擦壘門靈海留神籠樊鹿駭陸居淪殂麻蘇蘇黾厄塞面光廟策泥擔漢貧疾旗的棄潰囷窖蘧然潤筆執政神誕聲能繩戲深文附會詩竹送粥米隨語生解貪恣頑憊巍峨先知君遐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