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廉懦立的意思、頑廉懦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廉懦立的解釋

[the corrupt became honest and the drifters filled with ambition] 《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後來用“頑廉懦立”形容感化的力量很大

詳細解釋

使貪婪者變得廉潔,使懦弱者能夠自立。形容志節之士對社會的感化力量之大。頑,通“ 忨 ”。語本《孟子·萬章下》:“故聞 伯夷 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趙岐 注:“頑貪之夫,更思廉絜;懦弱之人,更思有立義之志也。” 宋 朱熹 《與王龜齡書》:“誠不自意,充頑廉懦立之效,乃於吾身見之。”《明史·錢一本傳》:“大臣既無難進易退之節,天下安有頑廉懦立之風。” 清 魏源 《朱陸異同贊》:“ 青田 無 陸子靜 , 建安 無 朱元晦 ,南渡以來,足踏實地,惟二公皆嚴關乎義利,宜其興起百世,頑廉懦立。” 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與覺悟》:“這些烈士的壯烈行為同時也使我們頑廉懦立,把我們的士氣和民氣,愈見鼓舞,興奮,而增高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廉懦立”是一個源自《孟子》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特點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示例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廉懦立

頑廉懦立是一個成語,意指堅強正直的立場和性格。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頁部,十一筆)、廉(廣部,七筆)、懦(心部,十四筆)、立(立部,五筆)

來源:

《頑廉懦立》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常見于文言文及古代詩歌中,用以談論人物的性格和品德。

繁體:

頑廉懦立(繁體:頑廉懦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多樣,根據不同的朝代和時期,字形可能會有所變化。在古代,頑廉懦立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他的堅持正直的立場使他在困境中保持了頑廉懦立。

組詞:

頑固、懦夫、正直

近義詞:

剛正、剛直、堅定、剛毅

反義詞:

軟弱、懦弱、妥協、沉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