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晚粳的意思、晚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晚粳的解釋

粳稻的一種。生長期長,成熟期較晚。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一·粳》:“粳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6*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晚粳得金氣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熱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晚粳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晚粳”是農業領域對粳稻品種成熟期的分類術語,具體含義及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晚粳指粳稻中成熟期較晚的品種,其生長期長,通常在十月收獲(如、4、7)。與早粳米相比,晚粳米米粒呈白色或蠟白色,腹白小且硬質粒多,品質更優(、12)。

二、特點對比

  1. 成熟時間:早粳米6-7月成熟,晚粳米8-10月成熟(、7)。
  2. 外觀與口感:晚粳米透明度低但質地更綿軟,適合煮粥;早粳米半透明,口感較硬(、12)。
  3. 産量與分布:主要産于中國東北、江蘇、湖北等地,産量低于籼米(、5)。

三、延伸價值

四、注意事項

不同地區對“晚粳”的稱呼可能略有差異,實際選購時可結合産地(如東北米、江蘇圓米)和米粒特征判斷。更多品種信息可參考農業類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晚粳的意思

晚粳(wǎn jī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晚稻的一種。晚粳可以指晚稻,也可以泛指晚稻種植的農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晚粳由兩個部首組成:日(rì)和禾(hé)。它一共由11畫組成。

來源

晚粳的來源比較簡單,晚稻是歷史上中國農業發展相當成功的一個農作物。晚粳則是晚稻的一種,因此演變而來。

繁體

晚粳的繁體字為「晚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晚粳在古代常用的寫法為「晩粳」。

例句

1. 今年晚粳的收成很好,農民們十分高興。

2. 這塊田地種了晚粳,預計可以豐收一些稻谷。

組詞

晚粳的組詞有:晚粳地、晚粳谷、晚粳田、晚粳稻等。

近義詞

晚稻是晚粳的近義詞,它們在表示晚稻這一概念上含義相同。

反義詞

早稻是晚粳的反義詞,它們在表示稻谷的種植時間上相互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