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枉渚的意思、枉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枉渚的解釋

(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灣,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辭·九章·涉江》:“朝發 枉渚 兮,夕宿 辰陽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沅水》:“ 沅水 又東歷小灣,謂之 枉渚 。”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肅省 兩當縣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 唐 杜甫 《兩當縣吳十侍禦江上宅》詩:“鵾鷄號 枉渚 ,日色傍阡陌。”

(3).彎曲之渚。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其中引水,飛臯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 唐 歐陽詹 《陪太原鄭行軍登汾上閣》詩:“城槐臨枉渚,巷市接飛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枉渚”是漢語古典文學中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兩個層面:

一、地理專指 《楚辭·九章·涉江》記載“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東漢王逸注“枉,曲也;渚,沚也”,指沅水中遊彎曲的河段。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沅水》考證其具體方位:“沅水又東曆小灣,謂之枉渚”,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德山附近的河灣,因河道迂回曲折得名。

二、意象延伸 在文學語境中,“枉渚”被賦予三重文化意蘊:

  1. 自然形态:特指彎曲河岸形成的水中小洲,如宋代朱熹《楚辭集注》釋“枉渚”為“水流曲折處,洲嶼突出之貌”;
  2. 情感投射:屈原作品中的“枉渚”承載着貶谪途中的孤寂心境,成為後世文人寄托宦途失意的重要意象;
  3. 哲學象征:明清學者方以智《通雅》引申其“曲直相生”的地理特征,類比人生際遇的轉折辯證關系。

現代《辭海》(第七版)将其定義為“古代楚地水名,後引申為曲折河灣的文學化表達”,該詞現多用于曆史地理研究及古典文學賞析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枉渚”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地理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地名(湖南常德)

指枉水彙入沅水的小水灣,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南。這一名稱最早見于《楚辭·九章·涉江》:“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沅水》也提到此地。其得名與枉水相關,是古代水路交通的重要節點。

二、古地名(甘肅兩當)

又名琵琶洲,位于今甘肅省兩當縣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至而得名,唐代杜甫《兩當縣吳十侍禦江上宅》中“鵾鷄號枉渚”即指此處。

三、自然地理特征

泛指彎曲的河中小洲或水灣,如《水經注·穀水》描述“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強調其迂回曲折的地貌特征。


補充說明

  1. 文學意義:該詞因《楚辭》和杜甫詩句的引用而具有文化意蘊,常被用于詩詞中表現旅途或自然景觀。
  2. 現代考據:湖南常德的“枉渚”遺址仍有學者考證,部分觀點認為其與屈原流放路線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或具體地理位置,可參考《水經注》《楚辭》及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西都護府敗缺鞭驅粃糠赪頰吃栗多搥胸跌腳楚蕲皴裂大娘盜辭凋胡低語法禁蜂王高招構想官槽關津古钗腳鬼薪寰土見精識精經丘尋壑矜救積延脊椎動物懇摯空靜矻矻羸尪廉制列植淩風靈相離舍流英輪輮門郞民窯毰毢瓶笙蒲包戚家軍茕弱缺絶踆兔曲折伸要獸铤獸環桃康梯橋投間抵隙相門灑埽相依為命憲憲小名[兒]奊苟謝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