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枉渚的意思、枉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枉渚的解释

(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湾,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 枉渚 兮,夕宿 辰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小湾,谓之 枉渚 。”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肃省 两当县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 枉渚 ,日色傍阡陌。”

(3).弯曲之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 唐 欧阳詹 《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枉渚”是汉语古典文学中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指向两个层面:

一、地理专指 《楚辞·九章·涉江》记载“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东汉王逸注“枉,曲也;渚,沚也”,指沅水中游弯曲的河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考证其具体方位:“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德山附近的河湾,因河道迂回曲折得名。

二、意象延伸 在文学语境中,“枉渚”被赋予三重文化意蕴:

  1. 自然形态:特指弯曲河岸形成的水中小洲,如宋代朱熹《楚辞集注》释“枉渚”为“水流曲折处,洲屿突出之貌”;
  2. 情感投射:屈原作品中的“枉渚”承载着贬谪途中的孤寂心境,成为后世文人寄托宦途失意的重要意象;
  3. 哲学象征:明清学者方以智《通雅》引申其“曲直相生”的地理特征,类比人生际遇的转折辩证关系。

现代《辞海》(第七版)将其定义为“古代楚地水名,后引申为曲折河湾的文学化表达”,该词现多用于历史地理研究及古典文学赏析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枉渚”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地理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地名(湖南常德)

指枉水汇入沅水的小水湾,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南。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也提到此地。其得名与枉水相关,是古代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

二、古地名(甘肃两当)

又名琵琶洲,位于今甘肃省两当县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至而得名,唐代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中“鵾鷄号枉渚”即指此处。

三、自然地理特征

泛指弯曲的河中小洲或水湾,如《水经注·穀水》描述“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强调其迂回曲折的地貌特征。


补充说明

  1. 文学意义:该词因《楚辞》和杜甫诗句的引用而具有文化意蕴,常被用于诗词中表现旅途或自然景观。
  2. 现代考据:湖南常德的“枉渚”遗址仍有学者考证,部分观点认为其与屈原流放路线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或具体地理位置,可参考《水经注》《楚辞》及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霸气长生不老蝉蜕龙变宠狎窗明几净除非吹须突眼楚沥楮条盗剽蠹折恶秽二腊翻改法天费口唇贲露更妆獦人恭肃挂鈎惯一不着鬼斧工故套豪重鸿钟假对讲义沮衂孔桥宽心落子两粤梅花石密缄瞑卧民口谬字靡颜腻理末迹鼙舞歉俭潜亢俏簇清廓起狱权蝎却行三辈水下蜀禄属相太行山贪幸贴用屯街塞巷王孙捖摩武台小头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