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網瘾的意思、網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網瘾的解釋


網瘾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産生強烈的依賴,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态和心理狀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網瘾,全稱網絡成瘾障礙(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是指個體因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失去對上網行為的控制,導緻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顯著受損的行為狀态與心理障礙。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網瘾的核心表現為對網絡的過度依賴與失控,具體特征包括:

  1. 過度沉迷:長時間沉浸于網絡(如每天超過4小時或每月超144小時)。
  2. 失控性:無法自主控制上網時長,即使意識到負面影響仍難以停止。
  3. 功能損害:顯著影響學習、工作、社交等現實生活。

醫學界對網瘾的定義存在一定争議,但普遍認為其屬于“行為成瘾”範疇。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18年将“遊戲成瘾”納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1),間接承認網瘾的醫學地位。


二、主要症狀與表現

1.心理依賴

2.生理影響

3.社會功能退化


三、診斷标準

根據權威醫學指南,網瘾的确診需滿足以下條件:

  1. 持續時間:相關行為持續至少12個月(嚴重時可縮短至3個月)。
  2. 量化标準:日均上網超4小時,或月均超144小時。
  3. 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由其他精神障礙引發的網絡過度使用。

四、幹預與治療建議

  1. 行為管理:制定上網計劃,逐步減少使用時間,培養替代興趣。
  2. 心理幹預:通過認知行為療法(CBT)糾正錯誤認知,緩解情緒依賴。
  3. 家庭支持:改善家庭溝通模式,避免過度指責,建立正向引導。
  4. 專業治療:嚴重者可尋求精神科醫生幫助,結合藥物與心理治療。

五、争議與反思

網瘾的醫學分類尚未完全統一,部分學者認為應歸為“過度使用”而非獨立疾病。但不可否認,其負面影響已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正确認識網瘾,平衡網絡與現實生活,是預防與應對的關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治療方法,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6、9)。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網瘾》的意思:

《網瘾》指的是對互聯網過度依賴或沉迷所導緻的一種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健康狀态。當一個人對上網、網絡遊戲等虛拟世界中的事物無法自拔,無法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時,就可以說他患有網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網瘾》一詞由2個漢字組成,其中,“網”字的拆分部首為“網”,總共有6個筆畫;“瘾”字的拆分部首為“疒”,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網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01年,由中國一位心理學家和心理咨詢師劉旭華于2003年提出,并開始引起大衆的關注。而在2008年,中國把“網瘾”一詞列入國家對青少年網絡保護的重點關注範圍。

繁體:

“網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網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瘾”字的主要寫法為“癮”,“網”字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整夜沉迷于網絡遊戲,已經完全陷入了網瘾的泥淖中。

2. 過度使用手機和電腦可能促使年輕人産生網瘾。

組詞:

1. 網絡成瘾

2. 遊戲瘾

3. 上瘾

4. 網絡依賴

5. 網絡強迫症

近義詞:

1. 網絡成瘾

2. 網絡沉迷

3. 網絡狂熱

4. 網絡中毒

反義詞:

1. 網絡健康

2. 網絡適度使用

3. 網絡審慎使用

4. 網絡抵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