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罔已的意思、罔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罔已的解釋

猶不盡。 晉 左思 《蜀都賦》:“若乃卓犖奇譎,倜儻罔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罔已”是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罔”通“無”,表示否定,《說文解字》釋為“網也,從網亡聲”,後假借為否定副詞,如《尚書·湯誓》中“罔有攸赦”;“已”本義為止息,《廣雅》注“已,訖也”。二者合為“罔已”,意為“不止、不息”,如《詩經·小雅·巧言》雲“亂匪降自天,職競由人”,鄭玄箋注“競,逐也,謂相隨為非,無已止”。

  2. 語用分析

    該詞多用于描述持續狀态或無法終止的現象。如《漢書·王莽傳》載“災害罔已”,指災禍連綿不斷;宋代朱熹《詩集傳》引“亂之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亦含“争端無休”的引申義。

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罔已”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分析如下:

詞義解釋

  1. 核心含義
    根據高權威性來源(如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等),“罔已”意為“猶不盡”,即“無窮無盡、沒有止境”或“未完全表達”的狀态。

    • 構字解析:
      • “罔”本義為蒙蔽、無(如“置若罔聞”),此處引申為“沒有界限”;
      • “已”表示停止,合為“未停止”,即“不盡”。
  2. 語境應用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左思《蜀都賦》中的“倜儻罔已”,形容卓異灑脫之态無窮無盡。唐代柳開《袁姬哀辭》中“情思罔已”則指情感綿延不絕。

  3.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來源(如)提到“罔己”可指“受人诳騙”,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與“罔”的“蒙蔽”本義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罔已”在主流文獻中多指“不盡”,常見于描述抽象狀态(如情感、氣度)。若需深入理解,建議結合《蜀都賦》等原典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乾邊縫炳蔚跸聲襏襫彩排齒牙爲禍除服即吉丹火多物房卡風行風流調法浮雜過山寒假轟輵畫妝婚閥家隆簡格祭煉決洩口珠快直寬賒連城珍利利灑灑林林總總鱗獸六本癃殘蠻雲瘴雨免戰牌明廉暗察末頭排軋飄飄嗛退頃來清識穹官窮鳥奇邃日誦五車容飾柔情俠骨三文魚神期審正時弊手帕說知肆睇太康體天壇桶裙頭門頭廳五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