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6*惡不正。亦指邪6*惡不正的人。《宋史·範純仁傳》:“則是舉用正直,而可以化枉邪為善人,不仁者自當屏迹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枉邪漢語 快速查詢。
“枉邪”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釋義
指邪惡不正的行為或人。其中“枉”表示無益、扭曲,“邪”指不正當、偏離正道。該詞常用于形容言行不端、故意歪曲事實的人或事。
字詞分解
用法與示例
近義與延伸
與“奸邪”“邪僻”等詞義相近,但更強調無益且扭曲的雙重性質。現代用法中,多用于書面語境,批判不道德或違反正義的行為。
總結來看,“枉邪”一詞涵蓋了對行為、人格的雙重否定,既有道德批判,也隱含對事實歪曲的指責。
《枉邪》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邪。它的總體筆畫數為9。
拆分部首:木 + 邪
總體筆畫:9
《枉邪》作為一個詞語的來源有兩種解釋:
1. 《枉邪》在佛教中的意思是“無私無我”的一種境界,意味着超越一切邪念。
2. 《枉邪》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也有出現,用來形容某種境況或者行為出現不合理、不合適的情況。
《枉邪》的繁體寫法為「枉邪」。
在古時候,「邪」的寫法有所不同。以秦朝的金文、篆文為例,「邪」的寫法是類似于「叉」字的形狀。
1. 他修行多年,終于能夠達到了《枉邪》的境界。
2. 面對衆人的疑問,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低聲說道:“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枉邪》了。”
1. 枉然:形容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
2. 枉費:形容付出了努力但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3. 枉死:形容冤死或無辜而死。
1. 枉:形容不合理、不公正。
2. 妄:形容輕率、不負責任。
1. 非邪:形容正确、正當。
2. 合理:與枉邪相對,形容合情合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