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琬圭的意思、琬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琬圭的解釋

[jade with soft luster] 圭之上端渾圓而無棱角、具有柔和光澤者

琬圭九寸。——《考工記》

詳細解釋

上端呈圓形的圭。《周禮·考工記·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 鄭玄 注:“琬,猶圜也,王使之瑞節也。諸侯有德,王命賜之,使者執琬圭以緻命焉。” 元 方回 《石氏四子名字說》:“蓋琬圭之首圓,其象仁,第三子 慶源 ,欲名曰 石琬 ,字 德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琬圭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禮器之一,其名稱由“琬”與“圭”二字組成。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琬”指上端呈圓形的玉圭,其字形從玉、宛聲,本義為美玉;“圭”為古代帝王、諸侯在禮儀場合所執的玉制禮器,形制上尖下方,象征等級與權力。

從形制特征看,琬圭區别于普通玉圭的尖銳頂端,《周禮·考工記》記載“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鄭玄注“琬圭無鋒芒,主于德”。其圓潤的造型蘊含着“以德治國”的儒家思想,常用于賞賜諸侯、締結盟約等重大儀式,具有調和邦交的禮制功能。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進一步說明:“琬圭以治德,琰圭以易行”,表明其與琰圭在禮制體系中形成功能互補。

考古發現佐證了琬圭的實物形态,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玉圭中,部分頂端呈圓弧狀的圭形器被學界認定為早期琬圭的雛形。這類禮器多采用和田青玉或南陽獨山玉雕琢,表面常飾有雲雷紋或獸面紋,彰顯持有者的身份等級。

在文化象征層面,《說文解字》将“琬”釋作“圭有琬者”,段玉裁注雲“琬之言宛然溫潤也”,其圓融的形态被賦予“懷柔遠人”的政治寓意。漢代《白虎通義》更将琬圭列為“六瑞”之一,明确規定“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形成完整的禮玉制度體系。

注:由于知識庫檢索功能限制,本文引用來源均來自權威辭書及古籍注疏,實際撰寫時可替換為《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www.hanyudacidian.cn)、國學大師網(http://www.guoxuedashi.net)等有效學術資源鍊接以增強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琬圭”是古代玉器的一種,具有特定形制和象征意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義構成

    • “琬”指美玉,象征珍貴、美好;“圭”為古代玉制禮器,形制上圓下方或上端尖銳。兩者結合後,“琬圭”特指上端渾圓無棱角的圭,表面有柔和光澤。
  2. 形制特征

    • 琬圭長九寸,頂部呈圓形,區别于有鋒芒的琰圭。這種圓潤的造型被賦予“象德”的寓意,象征仁德與溫和。

二、功能與用途

  1. 禮儀與政治象征

    • 琬圭是周代重要的瑞節(信物),由天子賜予有德行的諸侯,用于傳達王命或締結邦交。《周禮·考工記》記載:“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
  2. 文化寓意

    • 因其圓潤無鋒的形态,琬圭常被引申為美德的象征,如仁愛、謙和,也被用來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三、文獻記載

四、總結

琬圭不僅是古代禮制的實物體現,更承載了“以玉比德”的文化内涵,其形制與用途共同反映了先秦時期對政治倫理與道德審美的追求。

别人正在浏覽...

阿孩兒抱布貿絲編年體避乖并耕博士後逋貸不義場囿汊子翠钗返跸訪聞反潛翻湧鳳凰池馮瀛王疙疙瘩瘩公闱呱啼驕易積靡金童寄書酒渣鼻慨息斂束菱花鏡砺世磨鈍榴火流蘋脔肉闾閻撲地茫漠沒行止眇麼妙人明暢木梢牛客蓬蒿破滅迫窄切镂曲狹日禁榮宗耀祖飒沓僧戶讪妄山資十二辰蟲刷括暑月俗言泰和湯探悉體變王路四門無胫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