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楚辭·離騷》:“前 望舒 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王逸 注:“ 望舒 ,月禦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骈俪三》:“令 望舒 、 飛廉 使奔屬,雜瑤象以駕龍。” 明 何景明 《告咎文》:“飭 望舒 以馳範兮,戒 羲和 以正禦。” 景耀月 《長歌行》:“ 望舒 禦月控驊騮, 羲和 兄弟馳八騶。”
(2).借指月亮。 漢 張衡 《歸田賦》:“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盤遊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後漢書·蔡邕傳》:“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 李賢 注:“望舒,月也。” 晉 張協 《雜詩》之八:“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唐 耿湋 《喜侯十七校書見訪》詩:“誰為(謂)須張燭,涼空有望舒。”
“望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解釋如下:
月神禦者
望舒是中國神話中為月亮駕車的神祇,最早見于《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在神話體系中,望舒與風神飛廉并列,常作為月亮的象征性存在,也被稱為“月禦”“月妃”。
月亮的代稱
因其與月亮的密切關聯,古人常以“望舒”直接指代月亮。例如漢代張衡《歸田賦》中“繼以望舒”即用此意。
天文學命名
2019年,中國天文學家将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命名為“望舒”,其母恒星為HD173416,位于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這一命名延續了神話中“為月亮駕車”的意象。
人名與文化寓意
作為名字,“望舒”寓意智慧、優雅與光明,常見于文學領域。例如詩人戴望舒的筆名即取自《離騷》,象征詩歌的朦胧美感。此外,名字還包含“仰望雲卷雲舒”的意境,表達從容豁達的人生态度。
在古典文學中,望舒常被用于營造神話氛圍,如元代劉壎《隱居通議》中“令望舒、飛廉使奔屬”,明代何景明《告咎文》中“饬望舒以馳範”等。現代詩歌(如戴望舒作品)也延續了這一意象,強化了其文化符號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相關搜索來源中的典籍原文或天文學資料。
《望舒》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作人名。它的含義指的是能夠遠望并感受到寬廣宇宙之美的心靈。這個詞傳達出對自然景觀的敬畏和欣賞之情。
《望舒》由兩個部首組成:木(木頭)和舛(左下方短彎)。它總共有12個筆畫。
《望舒》一詞的來源尚不清楚。
《望舒》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望舒」。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望舒」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形狀和結構保持一緻。
1. 她的心境如同一個望舒一般,能夠欣賞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2. 他站在山巅,望舒着眼,享受着自然界的壯麗景色。
望舒翩翩、望舒通達、望舒自在、望舒靓麗。
遠望、遠眺、眺望、眺望遠方。
目光短淺、近視、近於、近鄉情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