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路的意思、王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路的解釋

(1).猶王義。指先王的法度。《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周秉鈞 易解:“總言君臣共同遵守之準則,以韻文出之,即《韓子·有度篇》所謂先王之法。”《史記·儒林列傳序》:“ 孔子 閔王路廢而邪道興,於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 唐 李華 《禦史中丞廳壁記》:“遵王路以整多方,由夫身而貞百度。”

(2).謂通往朝廷之路。《後漢書·袁紹傳》:“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人。若不得通,乃表 曹操 隔我王路,然後進屯 黎陽 。”

(3).猶大路。《呂氏春秋·疑似》:“ 周 宅 酆 鎬 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 許維遹 集釋引 俞樾 曰:“王路者,大路也。”

(4).指仕途。 宋 李觏 《感歎》詩之二:“得志萬罪消,失志百丑生。誰雲王路寬,枯槁不敢行。” 清 黃宗羲 《謝時符先生墓志銘》:“君方架學區中,斟酌當世,王路非遙。”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選人一登王路,坐而論道,惟以發抒黨見為期,不以發抒民意為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路”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引申義

“王路”原指君主通行的道路。《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天子車駕所行之道路”。例如《詩經·大雅》中“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即暗含王路平坦通達之意。後引申為符合禮法的治國之道,《辭海》解釋其引申義為“王道,喻指合乎仁義的政治體系”。

二、典籍用例

曆史文獻中多用于表達政治理想。如《漢書·賈誼傳》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以承祖廟,以奉王路”,此處“王路”代指國家綱紀。宋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亦言“王路熄而霸術興”,将“王路”與仁政思想關聯。

三、姓氏與地名

作為現代漢語專名使用時,“王”為常見姓氏,“路”指道路,組合後可表示人名或特定地名。據《中國姓氏大辭典》統計,“王路”作為雙姓在華北地區有少量分布。

網絡擴展解釋

“王路”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其常見釋義及出處:

1.先王的法度

指古代君王遵循的治國準則或禮法制度。

2.通往朝廷之路

象征臣子向君主效忠或進谏的途徑。

3.大路、主幹道

原指寬闊的道路,後引申為重要的公共通道。

4.仕途

指官員晉升或追求功名的道路。


補充說明:
“王路”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于古籍或文學創作。需注意與當代人名(如百度副總裁王路)區分。更多例句及用法可參考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悲惋蛏子逞嘴饬禁鸱夷子皮棰損催化打稽燈夜吊恤疊聯督參芳茗舫舟砆碔腐衣改裝鋼鞭鼓栧行號卧泣憾悔荷蘭畫派鬨市還可能徽典極稱解款旌録進退失圖鞫斷巨楫郡堺沮懾儈牛魁壯零吃免除名臣擰勁兒牛屋瓶笙僻壤崥崹譜第譜列晴幹冗筆扇闆商丘十三月收受樞長書啟食馬碎浪藤本植物橦車拓跋相别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