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賴的意思、亡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賴的解釋

(1).不務正業。《漢書·高帝紀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産業,不如 仲 力。”《金史·孔彥舟傳》:“ 孔彥舟 字 巨濟 , 相州 林慮 人。亡賴,不事生産,避罪之 汴 ,占籍軍中。”

(2).指不務正業的人。《新唐書·李綱傳》:“後太子寖狎亡賴,猜間朝廷。 綱 頻諫不聽,遂乞骸骨。”

(3).謂小兒頑皮狡猾。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賴在漢語中為多義詞,主要含義及權威解析如下:


一、本義:無賴,指品行不端之人

釋義:

指遊手好閑、狡詐蠻橫的流氓無賴之徒。

古籍例證:

《漢書·高祖紀》:"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産業。"(顔師古注:"亡賴,謂無恃賴。")

來源:

《漢書》原文及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引申義:頑皮狡黠,含親昵意味

釋義:

後引申為形容孩童或親近之人調皮、機靈而不令人生厭的狀态。

詩詞例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來源:

《稼軒長短句》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古今用法差異

  1. 古代:
    • 貶義為主,強調"無業可恃"(《說文解字注》:"賴,赢也,恃也")。
    • 通假關系:"亡"通"無",屬秦漢常見通假字。
  2. 現代:
    • 貶義(如"地痞亡賴")與褒義(如"天真亡賴")并存,需依語境判斷。

四、權威辭書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亡賴:①無業遊民;②頑皮。"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

    "同‘無賴’。①無依靠;②奸詐、強橫之徒。"

    來源: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語義演變脈絡:

無業可恃(秦漢) → 品行不端(漢唐) → 頑皮機靈(宋後)

此詞體現了漢語詞義從具體行為(無生計)到抽象特質(品性/性格)的擴展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亡賴”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本義及引申義

  1. 基本含義
    由“亡”(失去)和“賴”(依靠)組成,字面指“失去依靠、無依無靠”。
    引申為形容人不務正業或指代這類人,如《漢書》中記載劉邦曾被父親批評“臣亡賴,不能治産業”。

  2. 曆史用例
    在《金史》等文獻中,該詞用于描述品行不端者,如“孔彥舟亡賴,不事生産”。


二、文學中的特殊用法

在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亡賴”一句中:


需注意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敗阙辯絜不君不諐參訂償耗成夜傳素绌塞彫悴逗頭封階風鳗官健骨在笏牀會家霍食鹘握夾廁借字莖杆钜望巨型拉呱兒辣玉留藏流言惑衆鸾孤浼浼梅山猛劑麪黏囊載拗澀派賞瓊玉阙額柔莩三面網啬神賞立申威示貶于褒食職受赇耍奸死終訟曹送定素譽踏石田唇天親通天塔同憂相救烏杖先露顯顯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