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鹜的意思、阿鹜的詳細解釋
阿鹜的解釋
三國 魏 荀攸 之妾的小名。《三國志·魏志·朱建平傳》:“初, 潁川 荀攸 、 鐘繇 相與親善。 攸 先亡,子幼。 繇 經紀其門戶,欲嫁其妾。與人書曰:‘吾與 公達 曾共使 朱建平 相, 建平 曰:“ 荀君 雖少,然當以後事付 鐘君 。”吾時啁之曰:“惟當嫁卿 阿鶩 耳。”何意此子竟早隕沒,戲言遂驗乎!今欲嫁 阿鶩 、使得善處。’”後用以代稱他人的妻妾。 唐 李縠 《醉中襲美先月中歸》詩:“ 休文 雖即逃瓊液, 阿鶩 還須掩玉閨。”
詞語分解
- 阿的解釋 阿 ā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阿大。阿爺。阿爹。阿羅漢。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鹜的解釋 鹜 (鶩) ù 鴨子:趨之若鹜(喻很多人争着去,含貶義)。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阿鹜”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三國志》記載,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本義:指三國時期魏國謀士荀攸的妾室小名。據《三國志·魏志·朱建平傳》記載,荀攸去世後,其友人鐘繇在書信中提及“欲嫁阿鹜”,意為安排其妾室改嫁。
-
引申義:後世以“阿鹜”代稱他人的妻妾,多用于典故或文學作品中,帶有委婉指代的修辭色彩。
語言構成:
- 拼音:ā wù(注音:ㄚ ㄨˋ)
- 詞性:名詞
- 語源特點:由前綴“阿”(表親昵)與“鹜”(本義為鴨子,此處為人名用字)組合而成,體現古代對女性稱呼的附屬地位特征。
文化背景:
此詞反映了三國時期士族階層對家眷安置問題的态度,鐘繇通過“嫁阿鹜”的典故,既表達了對亡友家事的盡責,也隱含了封建時代妾室社會地位的依附性。
使用建議:
現代語境中該詞已鮮少使用,若需引用需注意曆史語境,避免歧義。可通過《三國志》原文(卷二十九·方技傳)或權威辭書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鹜(ā wù)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鳥類,即鹭鳥。根據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阿鹜的部首是鳥(鳥)部,總共有16個筆畫組成。
阿鹜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常見于民間,它是從阿與鹜兩個詞組合而成。阿通常用來表示親昵、親喜、親近的意思,而鹜則是指一種鳥類。結合起來,阿鹜可以理解為非常親近的鹜鳥。
在繁體字中,阿鹜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體或差異。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以因不同的朝代而有所不同。阿鹜在古代常用的寫法是“阿鶩”,其中鶩即為“鹜”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喜歡站在河邊觀察阿鹜在水裡捕魚。”
與阿鹜相關的組詞可以有:“阿鹜湖”(指有很多阿鹜栖息的湖泊),“阿鹜鳴”(指阿鹜的叫聲)等。
與阿鹜的近義詞可以有:“白鹭”、“鹭鸶”等,它們也表示同屬鹭科的鳥類。
阿鹜的反義詞沒有一個明确的對應詞彙,因為它是一種鳥類的名稱,沒有直接的相反概念。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