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國家敗亡,宗廟絕祀。
“亡絶”(或寫作“亡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指國家徹底敗亡,宗廟祭祀斷絕,強調完全消亡、滅絕的狀态。由“亡”(消亡)和“絶/絕”(斷絕)兩字組成,表示事物徹底消失或失去延續的可能。
詞源與出處
最早見于《戰國策·秦策三》:“主雖亡絶,盡能而不離”,描述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即使國家滅亡仍不背棄。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國家、家族或傳統的覆滅,例如:“朝代更疊,前朝宗廟亡絶”。也可引申指文化、技藝等徹底失傳。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戰國策》相關注釋。
亡絶是一個表示“完全毀滅”或“徹底喪失”的詞語。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即“亡”和“絶”。
“亡”是一個形聲字,由“亠”和“亡”組成。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常用“亡”上面加一個小橫作為偏旁,表示“戰争中的喪失”或“亡故”的意思。
“絶”是一個形聲字,由“糸”和“色”組成。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常用“糸”作為偏旁,表示“絲繩”的意思。而“色”則表示“顔色”或“外貌”的意思。由此可見,“絶”表示斷掉或終止的意思。
當兩個字合起來成為“亡絶”時,它表示了一種極端的情況,即徹底地失去或消失。
亡絶這個詞的來源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常用于形容戰争、疾病或其他嚴重的災難。它的繁體字為「亡絕」。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因為戰争的原因,這個村莊完全亡絶了。
2. 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正在逐漸亡絶。
3. 災難過後,這個島嶼上的生命幾乎亡絶了。
與“亡絶”相關的組詞有:
1. 亡國:指一個國家完全滅亡或被征服。
2. 亡靈:指已故人的靈魂。
與“亡絶”相近義的詞語有:
1. 消亡:表示逐漸失去或完全不存在。
2. 滅絕:指某一物種完全滅絕。
與“亡絶”相反義的詞語有:
1. 存在:表示存在或活着。
2. 保存:表示保留或保持。
總結來說,“亡絶”是一個表示“完全毀滅”或“徹底喪失”的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嚴重的災難或失去。它的繁體字為「亡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