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王的身體。《詩·大雅·烝民》:“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鄭玄 箋:“躬,身也……王身是安,使盡心力於王室。”
“王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君王的身體,常見于典籍引用和傳統注釋中。以下是具體解釋:
基本釋義
根據《詩經·大雅·烝民》中的記載:“纘戎祖考,王躬是保。”鄭玄在箋注中提到“躬,身也……王身是安”,即“王躬”指君王的身體,強調對君主身體的保護與尊崇。
引申内涵
在部分文獻中,該詞被擴展理解為君王的自身或職責,例如《查字典》提到“王躬”可引申為“對自身事務盡心盡力”,但這種用法更偏向現代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曆史讨論中,如《詩經》的注解、古代禮儀制度研究等,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傳統文獻中,“王躬”的核心含義是“君王的身體”,需注意與某些現代引申義(如個人奮鬥)的區别。如需更深入分析,可參考《詩經》相關研究或漢代鄭玄的箋注。
王躬是一個漢字詞,它指的是皇帝自稱躬行(即親自執行)某項工作,表現其勤勉和負責任的精神。
王躬這個詞的部首是王,總共有13個筆畫。
王躬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職人》一書中。在古代中國,君主常常用“王躬”來表示他們親自主持政務,以展現高尚的道德和責任感。
王躬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王躬」。
在古時候,王躬的寫法為「王躬」。
1. 作為一個好領導,他一直以王躬的精神來奉公守法。
2. 皇帝常常以王躬的方式處理國家事務。
王族、躬行、躬自、身軀
親自、自己、執政、負責、勤勉
委托、下放、代辦、袖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