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望帝的意思、望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望帝的解釋

相傳 戰國 末年 杜宇 在 蜀 稱帝,號 望帝 ,為 蜀 除水患有功,後禅位,退隱 西山 , 蜀 人思之;時適二月,子規(杜鵑)啼鳴,以為魂化子規,故名之為 杜宇 ,為 望帝 。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禦覽》卷五六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鼈令 至 岷山 下,已復生,起見 蜀 望帝 。”《文選·左思<蜀都賦>》“碧出 萇弘 之血,鳥生 杜宇 之魂” 李善 注引《蜀記》:“ 蜀 人聞子規鳥鳴,皆曰 望帝 也。” 唐 杜甫 《杜鵑行》:“古時 杜宇 稱 望帝 ,魂作杜鵑何微細。” 宋 楊萬裡 《和張功父聞子規》:“ 仲宣 久作《登樓賦》, 望帝 更吟當殿聲。” 魯迅 《秋夜有感》詩:“ 望帝 終教芳草變,迷陽聊飾大田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望帝”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蜀國君主,其含義和典故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詞義解釋

“望帝”指戰國時期蜀王杜宇的稱號。他因治水有功被擁立為王,後禅讓退隱,死後化為杜鵑鳥,常被用作杜鵑的别稱。


二、核心傳說

  1. 治水與禅位
    杜宇稱帝後,帶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農耕,深受愛戴。後因洪水問題難以解決,将王位禅讓給治水能臣鼈靈(一說為開明氏),退隱西山。

  2. 化鵑悲鳴
    傳說杜宇死後魂魄化為杜鵑鳥,日夜啼鳴,聲音凄切,甚至啼至口中流血。這一意象常被用來表達哀怨之情,衍生出“望帝啼鵑”“杜鵑啼血”等典故。


三、文化象征


四、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華陽國志》等文獻,或查看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望帝

“望帝”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望”和“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望”的部首是“月”,它由6畫組成;而“帝”的部首是“丨”,它由2畫組成。

來源

“望帝”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将曉神仙家》詩中,共有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其中,“望帝”指的是仰望神仙,願望達成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望帝”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望帝”和現代寫法一樣。

例句

1. 他常常望帝,希望能得到神仙的庇佑。

2. 在這個星空下,人們望帝許願。

3. 孩子們手拉手,在河邊望帝,祈求順利。

組詞

帝國、望天、帝王、帝位

近義詞

祈望、期盼、向往、憧憬

反義詞

失望、絕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