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國之器的意思、亡國之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國之器的解釋

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呂氏春秋·貴直》:“亡國之器陳於廷,所以為戒。” 高誘 注:“戒懼滅亡。”《文選·張協<七命>》:“服腐腸之藥,禦亡國之器,雖子大夫之所榮,故亦吾人之所畏。” 李善 注:“亡國之器,象箸玉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國之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複合詞,指代那些象征國家衰亡或預示政權覆滅的器物、人才或制度。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層面:

一、本義與文獻溯源

指象征亡國征兆的具體器物。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千金之玉卮,通而無當,注水而不可盛,則人孰注漿哉?今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語,是猶無當之玉卮也,雖聖智,莫盡其術,為其漏也。”

此處“無當之玉卮”(無底的玉杯)隱喻華而不實、喪失實用價值的器物,引申為統治者奢靡誤國的象征。後世将此類暗含亡國預兆的珍玩稱為“亡國之器”。

二、引申含義

  1. 指亡國禍因的制度或政策

    《貞觀政要》載魏征谏言:

    “隋主巡幸,每供頓辦,皆責郡縣……此皆亡國之器。”

    指勞民傷財的苛政如同導緻國家覆滅的兇器。

  2. 喻指敗壞朝綱的奸佞之臣

    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論及:

    “聚斂之臣,剝民膏以媚上,實亡國之器也。”

    将禍國殃民的權臣比作摧毀國家的利器。

三、文化意象與警示意義

該詞凝結了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的憂患意識,強調統治者若沉迷享樂、任用非人、制度失當,則再強大的政權亦會崩塌。典型案例如: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韓非子》戰國思想典籍,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貞觀政要》唐代吳兢編纂,上海古籍出版社
  3. 《讀通鑒論》明末王夫之著作,中華書局整理本

(注:因古籍原始鍊接多為數據庫權限内容,此處提供權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供學術溯源。)

網絡擴展解釋

“亡國之器”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象征奢侈亡國的器物,特指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玉石酒杯)等貴重器皿。這類器物在古代被視為君王驕奢淫逸、導緻國家滅亡的象征。


出處與典故

  1. 《呂氏春秋·貴直》:
    最早見于戰國時期呂不韋的著作,原文為“亡國之器陳于廷,所以為戒”,意為将這類器物陳列于朝廷,用以警示統治者戒除奢靡。
  2. 《晉書》:
    記載魏國将“亡國之器”視為反面教材,強調其象征意義。

用法與文化背景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呂氏春秋》《晉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笆芒便郡插腳穿衣鏡吹胡子觸露粗猛悼灼登牓調經地塊滴露研硃噩厲負持改序幹淨利索公綦鳏孤彙總護階君子豁辣貨運緘秘赍嗟經緯度羁鳥金庫摳摳縮縮蠟日六更落可的緑片滿腹珠玑沒陳屁話清韶鵲起雀喧鸠聚入貼三胞胎聲色俱厲識面霜白庶婦疏朗朗松栢宋之的宿勤攤簧天童寺天隙跳鞋未常僞端危腦帽物務香水混堂顯位仙主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