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望表知裡的意思、望表知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望表知裡的解釋

通過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推知本質。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若夫神龍負卦,瑞雀銜書, 安釐王 汲冢 之文, 穆天子 羽陵 之籍,莫不因條報葉,望表知裡。”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斯皆言近而旨遠,辭淺而義深。雖發語已殫,而含意未盡,使夫讀者望表而知裡,捫毛而辨骨,覩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望表知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來推知其内在本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晉代潘嶽的《西征賦》:“或披發左衽,奮迅泥潭,或從容傅會,望表知裡。”。唐代楊炯的《從甥梁锜墓志銘》中也有引用:“莫不因條報葉,望表知裡。”。
  2. 詞義發展:
    原用于描述通過現象看本質的智慧,後逐漸演變為中性或褒義的成語,強調洞察力。

三、用法與特點

四、應用示例

五、總結

該成語強調通過現象揭示本質的思維方式,適用于需要深度分析的場景。其權威出處和褒義屬性使其常用于學術、職場等正式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望表知裡》的意思

《望表知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觀察外表就能知道内裡的情況,也可以指通過觀察表面現象來推測事物的本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望表知裡》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數為11。

來源

《望表知裡》最早出現在《論語》中的一句話:“吾望之,郁郁然,如也。”(《子罕》)後來成為引用較廣泛的成語。

繁體

《望表知裡》的繁體字為「望表知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望表知裡」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他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很快就望表知裡,知道了他的真實意圖。

組詞

望文生義、望穿秋水、知表明裡

近義詞

透過現象看本質、見微知著

反義詞

不見山不拔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