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晚翠的意思、晚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晚翠的解釋

(1).謂植物經冬而蒼翠不變。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竹橘晚翠,蜂蝶争驕。” 宋 範質 《誡兒侄八百字》詩:“遲遲澗畔松,鬱鬱含晚翠。”

(2).日暮時蒼翠的景色。 唐 高蟾 《金陵晚眺》詩:“曾伴浮雲歸晚翠,旋陪落日泛秋聲。” 前蜀 韋莊 《春雲》詩:“春雲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晚翠是漢語中富有詩意的詞彙,字面指植物在深秋或冬季仍保持青翠的姿态,引申為堅韌不拔的生命力或晚年高潔的品格。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學意象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與詞典定義

  1. 植物學特征

    指松柏、竹類等耐寒植物在秋冬時節依然保持蒼翠色澤的特性。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義:“謂植物經冬而蒼翠不變”,強調其對抗嚴寒的頑強生命力。

  2. 時間與狀态的結合

    “晚”既指季節的遲暮(深秋至冬),亦暗喻人生晚年;“翠”則象征蓬勃生機,二者形成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隱喻。


二、文學意象與象征意義

  1. 詩詞中的高潔品格

    古典文學常以“晚翠”喻指賢士暮年堅守節操。如唐代王維《冬晚對雪憶胡處士家》中“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晚翠深幽徑,寒聲徹夜闌”,以竹之晚翠暗喻友人孤高清寂的品格。

  2. 人格化的精神符號

    宋代林景熙《陶山十詠》稱“歲寒松柏知晚翠”,将自然現象升華為士大夫在逆境中持守德行的精神圖騰,成為儒家“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思想的具象化表達(《論語·子罕》)。


三、文化内涵與應用場景

  1. 園林美學的重要元素

    明代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強調“借景”需兼顧四時,特意提及“梧陰匝地,槐蔭當庭;插柳沿堤,栽梅繞屋。結茅竹裡,浚一派之長源;障錦山屏,列千尋之晚翠”,将晚翠植物作為營造冬景意境的核心載體。

  2. 當代語境中的延展

    現代漢語中,“晚翠”常用于贊美老年人積極豁達的生活态度,如“晚翠精神”已成為老年教育、文化活動的代稱,體現生命在時間沉澱後的精神厚度。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王維《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中華書局,2011年.
  4. 計成《園冶注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年.

網絡擴展解釋

“晚翠”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結合文獻典籍和詩詞用例可具體分析如下:

一、植物經冬不凋的蒼翠

指某些植物在冬季依然保持青翠的堅韌特性,常被賦予品格象征意義。
典型例證:

  1. 《千字文》中“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通過對比枇杷與梧桐的習性,突出前者耐寒的特質。
  2. 宋代範質《誡兒侄八百字》詩句“遲遲澗畔松,郁郁含晚翠”,以松樹喻指堅貞不屈的品格。

二、日暮時分的蒼翠景緻

形容傍晚時分山色、草木在餘晖映照下的濃郁青翠,多用于描繪自然意境。
文學化表達:

  1. 唐代高蟾《金陵晚眺》中“曾伴浮雲歸晚翠”,将晚霞與山色結合,形成蒼茫的暮色畫面。
  2. 前蜀韋莊《春雲》詩“倚郭樓臺晚翠濃”,通過“晚翠”強化春日黃昏的視覺層次感。

補充說明

該詞在宋代李流謙《踏莎行》“楓霜晚翠”等詩詞中,還被引申為秋季經霜後的紅葉色澤,進一步擴展了其意境適用範圍。

别人正在浏覽...

八面鋒比肩隨踵冰蝕才峰朝制成羣逐隊弛落崇麗鉏耘道微德薄打牙祭定積分鼎來風化赗襚觀遊過遇皓颢後廈華滋荟集降變肩牌嘉偶金石言撅巴決浮雲寬割類比樂縣蓮華世界迷戀腦頭噢嗗袍段擗膺千金一壺前三後四輕肆乳彘杉刺子上樽奢佚史鑒術道菽藿水蜜桃四廊思遠搪塞挑子吐沫突兀森郁王猷棹頑質尾箕委杖滃浡溫書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