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完璧的意思、完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完璧的解釋

(1).完好的玉石。比喻完美的人或事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言事·疏論奪情》:“ 林莊敏 一代名臣,非後生所敢擅議,此事亦完璧之瑕雲。”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杜少陵詩》:“入 湖南 後,除《嶽陽樓》一首外,并少完璧。” 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這近乎完璧的人選鼓動我對于劇本上演的興緻。”

(2).舊時用以比喻處女。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高宗立儲》:“ 孝宗 與 恩平郡王 璩 同養於宮中……﹝ 高宗 ﹞嘗各賜宮女十人, 史丞相 浩 時為 普安 府教授,即為王言:‘上以試王,當謹奉之。’王亦以為然。閲數日,果皆召入。 恩平 皆犯之矣, 普安 者,完璧也。已而皆竟賜焉,上意遂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汝女猶完璧,無疑我始亂終棄也。”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法外縱淫》:“ 河南 一巨室……恒蓄幼妾三四人,至二十歲,則治奩具而嫁之,皆宛然完璧。”

(3).比喻将原物完好地歸還或退回。《西遊記》第六十回:“千萬借扇搧滅火焰,保得 唐僧 過山,即時完璧。” 明 王世貞 《與龔克懋書》:“來币卻,附使完璧。”參見“ 完璧歸趙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完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與比喻義

  1. 本義
    指“完好的玉石”,後引申為完美無缺的人或事物。例如:

    • 清代趙翼評杜甫詩作時提到“入湖南後,除《嶽陽樓》一首外,并少完璧”,意指其他詩作不夠完美。
    • 現代作家夏衍也曾用“完璧”形容理想人選。
  2. 特殊比喻
    舊時特指保持貞潔的處女。例如:

    •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記載,宋高宗通過測試發現孝宗(普安王)未與宮女有染,稱其為“完璧”。
    • 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類似用法。

二、典故與引申義

  1. “完璧歸趙”的典故
    源自戰國時期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歸還趙國的故事,現比喻将物品原樣歸還。例如:
    • 成語“完璧歸趙”即強調“完整歸還”之意。
    • 現代用法如“借書後需完璧”,即要求保持書籍完好。

三、總結

“完璧”一詞兼具具體與抽象含義,既可形容事物完美,也承載曆史文化中的特殊隱喻(如貞潔),更因典故成為誠信守約的象征。其豐富内涵需結合語境具體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完璧》的意思

《完璧》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為完成或完善一件事情。通常用來形容工作、計劃或任務的完成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完璧》這個詞由“王”和“玉”兩個部首組成。

“王”為3畫,表示玉石。而“玉”則為5畫,代表寶貴的石頭。

來源和繁體

《完璧》的源自《莊子·外篇·養生主》:“君子曰:‘取短養長。取柔養剛。取白養辟,取小養大。止人之有不止者,吾觀其所取,其有未足者,彼亦有此’,故曰:其取不遺,完璧歸趙。”這裡的“完璧歸趙”是指完好的玉石璧歸還給趙國,意為保持事物的完整和完美。

若以繁體字來書寫,《完璧》則為《完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完璧》在古代有着多種不同的寫法,例如:“完畢”、“玉徧”、“完破”等,這些寫法都有一定的傳世文獻記載。

例句

1. 他的演講内容通順完璧,毫無瑕疵。

2. 這幅畫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完璧歸趙。

組詞

1. 完美: 指事物做得無可挑剔,沒有任何缺點。

2. 完善: 指将不完整或不完美的事物加以改進,使其變得更完整。

3. 完整: 指事物沒有任何缺失或殘缺,是指事物的完全性。

近義詞

1. 無懈可擊: 指事物十分完美,沒有任何瑕疵或漏洞。

2. 盡善盡美: 指做事非常完美,毫無缺憾。

反義詞

1. 不完整: 相對于《完璧》而言,指事物不完整,有部分缺失。

2. 殘缺: 相對于《完璧》而言,指事物有部分破損或缺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