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翁的意思、外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翁的解釋

(1).外祖父。 唐 白居易 《談氏小外孫玉童》詩:“外翁七十孫三歲,笑指琴書欲遣傳。”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陳通判女》:“外翁嫁我與大王作小妻,受聘財金釵兩雙。”

(2).嶽父。 元 王逢 《送楊生遂出贅》詩:“外翁樸茂質,新婦玉雪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外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外祖父
    指母親的父親,即“外公”。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談氏小外孫玉童》詩中提到:“外翁七十孫三歲,笑指琴書欲遣傳”。

  2. 嶽父
    指妻子的父親。元代王逢的《送楊生遂出贅》詩中寫道:“外翁樸茂質,新婦玉雪如”。


二、補充說明


三、權威參考

可通過漢典、查字典等工具進一步查閱詳細釋義及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外翁是什麼意思

《外翁》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形容一個人的長相或外貌。它通常用來形容年紀較大的人,因為“翁”一詞表示年長的男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外翁的拆分部首是“⺆”和“矢”,其中“⺆”代表“⼈”部,表示人,而“矢”則代表矢旁部,帶有箭的意思。

據筆畫統計,“外”字有4畫,“翁”字有11畫。

來源

《外翁》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其中的一句詩:“引一以貫,南山維翁,憂心有穘。”意思是指憂心的人就像南山上的老人一樣。這裡的“翁”描述了一個憂心忡忡的老者。

繁體

《外翁》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外翁」。繁體字與簡體字在形狀和書寫上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字形會發生一些變化。而《外翁》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早期的寫法當中,“外”字右側的“六”字寫成“兮”,而“翁”字的翅膀比現代寫法更加寬大。

例句

1. 他那天外翁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

2. 他雖然年紀不小,但外翁的笑容讓人感到親切。

3. 這位老人渾身上下透露着一種内外皆翁的氣質。

組詞

外貌、外表、外觀、翁年、翁目、翁心

近義詞

容貌、相貌、面貌

反義詞

内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