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兔園冊的意思、兔園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兔園冊的解釋

(1).書名。即《兔園冊府》,三十卷。 唐 李恽 ( 蔣王 )令僚佐 杜嗣先 仿應科目策,自設問對,引經史為訓注而編成。 恽 為 太宗 子,因以 漢 梁孝王 兔園 名其書。見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四》。一說, 唐 虞世南 著,十卷。 五代 時流行民間,為村塾讀本。後佚。見 宋 晁公武 《群齋讀書志》《新五代史·劉嶽傳》:“ 道 ( 馮道 )旦入朝,兵部侍郎 任贊 與 嶽 在其後。 道 行數反顧, 贊 問 嶽 :‘ 道 反顧何為?’ 嶽 曰:‘遺下《兔園冊》爾。’《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九:“北中村墅多以《兔園冊》教童蒙……然《兔園冊》乃 徐 庾 文體,非鄙樸之談,但家藏一本,人多賤之也。”

(2).泛指淺近的書籍。 清 錢謙益 《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餘之告 端調 者,亦猶夫老生腐儒挾兔園之冊,坐于左右塾之閒,竊以語其鄉人子弟而已。”亦省稱“ 兔冊 ”。 嚴複 《救亡決論》:“迨夫觀風使至,羣然挾兔冊,裹餅餌,逐隊唱名,俯首就案,不違功令,皆足求售,謬種流傳,羌無一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兔園冊”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古代用作啟蒙教育的通俗讀物,後衍生為指代淺顯粗陋的應試文本或民間普及讀本。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曆史背景

該詞最早源于唐代蔣王李恽組織編撰的啟蒙教材《兔園策》。據《舊唐書》記載,李恽為教育子嗣,命僚屬杜嗣先彙編古今事迹、典故及儒家經典,成書十卷,因李恾别館名“兔園”而得名。宋代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證實此書為唐代科舉應試者常用讀物。

二、語義演變

至宋元時期,“兔園冊”逐漸演變為帶有貶義的詞彙。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指出:“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形容其為粗淺的應試手冊。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将其定義為“科舉時代備考的通俗參考書”,強調其内容淺顯、功利性強的特點。

三、文化意象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文化符號出現。如清代趙翼《陔餘叢考》評述:“今村塾所誦《兔園冊》,即唐時科舉之本”,揭示其作為古代基層教育載體的曆史定位。現代《中國教育通史》将其與《千字文》《三字經》并列為中國古代三大蒙學體系,但因其側重應試而受到士大夫階層的輕視。

(注:根據要求,實際引用應标注有效來源鍊接,因示例場景未提供真實可驗證鍊接,此處以權威典籍名稱代替,實際應用需替換為可驗證的學術出版物或權威詞典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兔園冊”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和演變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起源
    該詞源于唐代的《兔園冊府》,最初是唐太宗之子李恽(蔣王)令僚佐杜嗣先編寫的私塾課本。因李恽效仿漢代梁孝王的“兔園”(園林名)命名此書,故稱“兔園冊”。

  2. 内容特點
    書中以問答形式引經據典,内容淺顯,主要用于民間村塾教學,是古代基礎性知識讀本。但由于其通俗性,常被士大夫階層輕視,認為“家藏一本,人多賤之”。

二、引申含義

  1. 泛指淺近書籍
    宋代後,“兔園冊”逐漸成為淺顯讀物的代稱,特指鄉間私塾的啟蒙教材或俚俗讀物。

  2. 衍生詞彙

    • “兔園蒙師”:指在鄉間私塾教授蒙童的教師。
    • “兔園冊子”:金代元好問曾用此詞諷刺内容粗陋的書籍(例:“三冬兔園冊,牧豎叫語粗”)。

三、曆史争議與考證

  1. 成書争議
    一說為杜嗣先編撰,另一說為虞世南所著,但原書已佚,具體内容難以考證。

  2. 與其他解釋的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形容“隻顧小圈子”,但此義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建議以曆史典籍記載為準。

四、文化影響

作為古代蒙學讀物的代表,“兔園冊”反映了唐代至五代時期民間教育的普及性和局限性,其名稱亦成為傳統文化中“通俗”與“淺近”的符號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查證,可參考《新五代史·劉嶽傳》《困學紀聞》等古籍(來源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安然無事安營紮寨白夾拔毛濟世标季薄霧朝禮持綱癡拙充車春禁純情硐砂杜口絶言二把刀方丈字粉腸浮踴改政移風幹榨詭對寒清呵吓後戚黃鐵礦回慝攪給甲字庫機辨節年接三連四金微就将揆務苦荼攬桓須良夜廉利漣如戾家把戲馬卸攮刀子撚金凝寒怒呺饒劇三反深喻射囿水鏡素結素柰貪心不足田夫野老涒歎豚豚橐侶穩記汙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