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庸的意思、徒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庸的解釋

人工。指用工數。《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士彌牟 營 成周 ,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慮材用,書餱糧,以令役於諸侯。” 杜預 注:“知用幾人功。”《新唐書·元載傳》:“因圖上地形,使吏間入 原州 度水泉,計徒庸,車乘畚鍤之器悉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徒庸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徒”與“庸”二字組合而成,需分别解析其本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分解

    • 徒:本義指“步行”“空”,引申為“無實際作用”“白費”(如“徒勞”)。
    • 庸:指“平凡”“低賤的勞役”,如《說文解字》釋為“用也”,後衍生為“雇工”“被役使者”。

      合成詞義:指無價值的勞力或低賤的役使,強調勞動的無意義或身份的低微。

  2. 古文獻用例

    見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使童仆執燭,徒庸以從。”此處“徒庸”指隨行的低賤仆役,體現其身份卑微且從事簡單勞役的屬性(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為:“服勞役的人;仆役。”強調其社會階層屬性,常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鍊接: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2. 《辭源》

    釋為“供役使之人”,并引《周禮·地官》注疏佐證其與古代徭役制度的關聯(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指出“庸”通“傭”,故“徒庸”可解作“受雇的勞力”,多指無技能的底層勞動者(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三、語義演變與現代關聯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
  3.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

網絡擴展解釋

“徒庸”一詞的含義需要根據語境區分,主要存在兩種解釋:

一、古代文獻中的核心含義(源自)

基本解釋:指工程或勞役中的人力計算單位,即「用工數量」。
出處:

  1.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記載工程規劃時提到“計徒庸”,杜預注為“知用幾人功”,即計算所需人力。
  2. 《新唐書·元載傳》中描述原州工程時,用“計徒庸”來統計勞動力規模。

二、現代引申的争議含義(源自)

引申解釋: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虛度光陰,不思進取”,并關聯《莊子·德充符》。但需注意:

使用建議:

  1. 學術場景:優先采用古代文獻中的原義(用工計量)。
  2. 日常語境:若使用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表達“虛度”的意圖。

兩類解釋來源不同,需根據實際語境判斷。古代用法權威性更高,而現代引申義尚未被廣泛收錄于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藹藹白色人種報道苞育撥腳勃然作色嘲诮逞想塵甑犨麋答剌花赤惡慧酆城龍劒墳壟腐骨福國付仗官店駭雞橫行霸道呴犁湖華淫剨然貨挑子肩差撅皇城﹐打怨鼓絶壤曠土老炮兒聯結列聖隸戶砻刻淪谪明君民譽佩銘骈賦潑毛神仆厠嗆嗽竊名欺蒙泅戲诎法禳禱商墟神比申停什襲鼠乳肅氣探親讨掩梧岸五華汙亂憲臣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