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ete and change;prune (an essay,etc.)] 對文字進行删除改動。塗:抹去;乙:勾畫
燭下寫試無誤筆,即題其後雲:并無楷改塗乙注。——洪容齋引《贻子錄》
(1).删改文字。抹去稱塗,勾添稱乙。 宋 歐陽修 《<詩譜補亡>後序》:“凡補其譜十有五,補其文字二百七,增損塗乙改正者三百八十三,而 鄭氏 ( 鄭玄 )之譜復完。”
(2).泛指修改文章。 宋 陸遊 《跋陵陽先生詩草》:“先生詩擅天下,然反覆塗乙……其嚴如此。” 清 龔自珍 《鄰兒半夜哭》詩:“塗乙迨一紀,甘苦萬千并。”
“塗乙”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文字修改
傳統書寫中,“塗”是抹去錯誤文字,“乙”是勾畫符號(如“⺄”)标注增補内容。例如宋代歐陽修在《詩譜補亡後序》中提到“增損塗乙改正者三百八十三”。
引申含義
可比喻對事物本質的篡改,如虛假信息、曆史事件歪曲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贻子錄》或宋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
塗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供物、祭品,通常指用來獻給神靈或祖先的物品。
塗乙的部首是水(氵),因為它與水有關。這個字有5個筆畫。
塗乙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金文時期的字形。
塗乙的繁體字是塗乙。
在古代,塗乙的寫法略有不同。有時候會把塗乙的右邊的一橫寫為兩橫,這種寫法叫做雙橫塗乙。
1. 祭拜祖先時,我們會獻上塗乙。
2. 他每天早上都會給神台上供奉塗乙。
3. 我們需要準備好各種塗乙,以便祭祀期間使用。
塗乙的組詞有:祭塗乙、獻塗乙、供塗乙。
塗乙的近義詞有:供品、奉品。
塗乙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