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取的意思、徒取的详细解释
徒取的解释
谓无功取禄。《韩非子·饰邪》:“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吕氏春秋·务本》:“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词语分解
- 徒的解释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
- 取的解释 取 ǔ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消去:取消。取缔。 与予去存弃舍送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徒取”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延伸信息:
一、基本含义
- 拼音:tú qǔ
- 释义:指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实际收益,形容白费力气、无功而获的行为。
- 结构解析:由“徒”(白白地、空耗)和“取”(获取)组成,字面意为“空耗力气去获取”。
二、使用场景
- 批评草率行事
用于指责某人做事缺乏思考,导致努力无果,例如:“他盲目投资,最终徒取一场空。”
- 形容无效努力
描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例如:“计划不周全,再拼命也是徒取。”
- 历史语境中的引申
在古汉语中,可指“无功取禄”(没有功劳却获取禄位),如《韩非子·饰邪》提到“臣不徒取”。
三、历史典故
- 起源: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寓言故事,后《吕氏春秋·务本》进一步强调“主虽过与,臣不徒取”的君臣之道。
- 文学引用:宋代诗词《舜庙》中曾用“徒取箾韶索九阴”表达对徒劳的感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徒劳无功、竹篮打水、枉费心机
- 反义词:事半功倍、一劳永逸、卓有成效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典籍原文,可参考、2、4、5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取》的意思
《徒取》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取利益而不付出努力或不负责任。
《徒取》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徒取》的拆分部首是彳(走),取(取),共有9个笔画。
《徒取》的来源
《徒取》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做张三的懒惰人,他只会靠着别人的劳动来谋生,并且从中获取利益。他从不努力去做事,只是徒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当努力工作,不要只贪图他人的劳动成果。
《徒取》的繁体字
《徒取》的繁体字为「徒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徒取》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
《徒取》的例句
1. 他整天只想着如何徒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从来不曾自己动手。
2. 这个公司的经营者只会徒取员工的劳动,却一点也不关心员工的福利。
《徒取》的组词
徒劳、徒步、徒然、徒劳无功。
《徒取》的近义词
只图便宜、不劳而获、敷衍了事。
《徒取》的反义词
努力付出、劳动创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