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菟裘的意思、菟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菟裘的解釋

地名。在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左傳·隱公十一年》:“ 羽父 請殺 桓公 ,以求大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營 菟裘 ,吾将老焉。”後因以稱告老退隱的居處。 宋 陸遊 《暮秋遣興》詩:“買屋數間聊作戲,豈知真用作菟裘。” 元 耶律楚材 《過燕京和陳秀玉韻》之四:“自料荒疏成棄物,菟裘歸計乞封留。” 清 唐孫華 《閑居寫懷》詩之九:“諒無 郗嘉賓 ,為我謀菟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菟裘”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讀音:tù qiú(部分資料标注為“tú qiú”,但根據高權威來源如、,應以“tù qiú”為主)。
本義:古地名,春秋時期魯國屬地,位于今山東省泗水縣或泰安市東南樓德鎮一帶。
引申義:因《左傳》記載魯隱公曾言“使營菟裘,吾将老焉”,後世将“菟裘”代指士大夫告老退隱的居所。


二、詳細解析

  1. 曆史淵源
    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魯國大夫羽父建議魯隱公除掉桓公,隱公拒絕并計劃在菟裘建造居所,表達退隱之意。此後,“菟裘”成為退隱的代稱。

  2. 文化意象
    古代文人常用“菟裘”表達歸隱田園的願望。例如:

    • 陸遊《暮秋遣興》:“買屋數間聊作戲,豈知真用作菟裘。”
    • 耶律楚材詩句:“菟裘歸計乞封留。”
  3. 地理争議
    關于菟裘的具體位置,存在兩種說法:

    • 一說在山東省泗水縣北(《左傳》注);
    • 另一說在泰安市新泰市西(部分文獻記載)。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左傳》原文或相關曆史地理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菟裘的意思

菟裘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毛皮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表示皮衣、皮袍等由獸皮制成的服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菟裘這個詞的部首是⺾(肉),由“艹”和“裘”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3。

來源和繁體

菟裘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是由“艹”和“裘”兩個字組成的。在繁體字方面,菟裘的繁體字為「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菟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艹鳧裘」,其中「鳧」是古代對「菟」的寫法。

例句

1. 他穿着一件華麗的菟裘,顯得非常威風。

2. 在寒冷的冬天,他披上了一件溫暖的菟裘。

組詞

1. 菟裘袍:指用獸皮制成的外袍。

2. 菟裘飾:指用菟裘制成的裝飾品。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皮衣、皮袍、裘皮衣服。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棉衣、毛衣、織物衣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