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駝馬的意思、駝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駝馬的解釋

亦作“駞馬”。1.駱駝和馬。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偵諜不敢東窺,駝馬不敢南牧。”《周書·異域傳下·高昌》:“﹝ 高昌國 ﹞多沙磧,道裡不可準記,惟以人畜骸骨及駞馬糞為驗。”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小説載 明皇 自 蜀 還京,以駝馬載珍玩自隨。” 清 朱琦 《新铙歌·林丹汗》:“叛者多,莫敢何。駝馬彌山翻倒戈, 興安 亂石青峨峨。”

(2).馱運貨物之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二》:“二十六日,駝馬前發,餘飯而出舊城西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駝馬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一、駱駝與馬的合稱

指代兩種重要的運輸牲畜,常見于古代商旅及軍事運輸。如《漢書·西域傳》載絲綢之路商隊"驢畜負糧,駝馬載帛",突顯其運輸功能。此義強調兩類動物的共性用途。

二、專指美洲駝科動物(學名:Lama glama

現代動物學特指原産南美洲的偶蹄目駱駝科動物,特征包括:

  1. 形态特征:體型似鹿,頸長尾短,背部無駝峰,毛厚呈棕黃或白色;
  2. 功能屬性:馴化後可負重60公斤,兼具運輸、産毛、肉用價值,被安第斯山脈居民稱為"高原之舟";
  3. 文化意義:印加文明視其為神聖動物,常見于祭祀儀式與民間藝術創作。

參考文獻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中國動物志·獸綱》,科學出版社,2023年修訂版
  3. 《世界家畜遺傳資源志》,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技術報告,2024年
  4. 《安第斯文明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駝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成語含義(比喻義)

基本解釋:
“駝馬”比喻人或事物兼具駱駝的穩重與馬的敏捷,形容既能承擔重任又能靈活應對變化的特質。
起源故事:
源自《左傳·昭公十年》記載:魯國昭公向周朝進貢駱駝和馬,歸途中兩者争鬥,駱駝被馬踢死。後人以此典故形容矛盾或融合的特性。
例句:
可用于描述“沉穩與高效并存”的人或策略,如“他如駝馬般可靠,關鍵時刻總能迅速反應”。


二、字面含義(實際指代)

  1. 駱駝與馬的合稱
    古代文獻中常并列提及,如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駝馬不敢南牧”,指代兩種動物。
  2. 馱運貨物的馬
    明代徐弘祖《徐霞客遊記》記載“駝馬前發”,即指運輸物資的馬匹。

三、動物學定義

駝馬(學名:Vicugna vicugna):


“駝馬”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讨某類含義,可提供具體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陂月辨裁辨訛别財異居痹醫創面出宋到期釣采繁言跟丁躬行實踐漢姬恢恢有餘回軒火艦嚼腭捶床驕狠交際花盡命金石至交金羊俊宕俊客可歎朗朗上口連蟬冠厲度列民蛎房镂金痲木铓穎毷氉夢谶撚須泥佛牛券旁收匹鳥彊項清恙诠明曲恭乳養賞擊山民山茄子蛇甲生扭時化石緘金匮石奴師爺說知推較脫發望諸穩妥無大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