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陀羅尼門的意思、陀羅尼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陀羅尼門的解釋

佛教語。總持的關鍵。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隱,得諸三昧,陀羅尼門定慧第一,當念衆生或困色陰,或困想陰,種種颠倒,我施安隱而以度之。”參見“ 陀羅尼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陀羅尼門是佛教術語,由“陀羅尼”與“門”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通過修持陀羅尼(梵語 Dhāraṇī 的音譯,意為“總持”)進入佛法真谛的途徑或法門。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字義分解

    • 陀羅尼(梵文:Dhāraṇī):

      指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散失的咒語、真言或密語。具有“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功能,即通過簡短的文字或音節,含攝、守護佛法的深奧教義。

    • 門(梵文:Mukha):

      意為途徑、方法或入口,引申為通過特定修行方式證悟佛法的通道。

      因此,“陀羅尼門”直譯為“通過陀羅尼修持進入佛道的法門”。

  2. 佛教術語定義

    在佛教語境中,“陀羅尼門”特指密宗(真言宗)的核心修行方式之一,強調通過持誦陀羅尼咒語,達到攝心、除障、開智慧的目的。其功能包括:

    • 總持法義:濃縮佛法精髓,便于記憶與實踐。
    • 攝護修行者:抵禦外魔幹擾,守護正念。
    • 成就功德:通過音聲震動與願力結合,淨化業障,速證菩提。
  3. 宗教實踐意義

    陀羅尼門被視為密教“三密(身、口、意)相應”中“口密”的重要體現。修行者需依師傳授,如法持咒,配合觀想與手印,使身口意與佛菩薩的功德相應,最終證入實相。例如《大悲咒》《楞嚴咒》等均屬陀羅尼門修法。

  4. 文化引申與典籍依據

    該詞多見于漢傳佛教經典,如唐代不空譯《總釋陀羅尼義贊》雲:“陀羅尼者,總持之智,能持能遮。” 意指陀羅尼兼具記憶佛法(持)與遮斷煩惱(遮)的雙重智慧。在《大智度論》中,陀羅尼門被列為菩薩必修的“四無礙智”之一,凸顯其貫通教理與實踐的關鍵地位。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陀羅尼門”是佛教術語,具有以下含義和背景:

一、基本定義

指佛教中總持的關鍵,即通過特定的法門或修行方式,總攝、保持佛法要義,達到對真理的領悟。

二、佛教術語解析

  1. “陀羅尼”(Dhāraṇī)
    梵語意為“總持”,即通過咒語、真言等方式總攝佛法精要,防止散失遺忘。
  2. “門”
    象征通向覺悟的途徑或法門,如“三解脫門”等。

三、來源與典故

源自《陀羅尼經》記載的故事:佛陀講法時忽然閉唇,唇間發出神秘音聲,弟子不解其意,故稱此奧秘為“陀羅尼門”。後世用此詞形容難以參透的玄機或深奧秘密。

四、文獻引用

清代龔自珍在《發大心文》中提及:“得諸三昧,陀羅尼門定慧第一”,強調其作為定慧修行的關鍵法門。

五、現代引申

現也可比喻複雜難解的謎題或不可言傳的智慧,如科學、哲學等領域深奧的原理。

别人正在浏覽...

棒子面寶刀不老冰繭避寝損膳裁衣日成昆鐵路陳言老套墊陌牒呈發作豐顔官本灌溢函稿皇華狐嵌胡威絹講演減克結驷列騎金钗換酒狷激狂歡曆來賣權美詠旻蒼模拟沒收煞末作排甲陪寮奇怪青女秋零雀兒軟語如堕煙霧潤賂善騎者堕社會學設戲折準識遇數雜隨行逐隊訴事胎卵貪圖安逸筒車痌瘝一體同袍同澤投順韋護偉烈問筶無理式烏柿香官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