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陀羅尼的意思、陀羅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陀羅尼的解釋

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總持”。謂持善法而不散,伏惡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語。 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僧》詩:“便堪誦入陀羅尼, 唐 音梵音相雜時。” 清 龔自珍 《正譯第五》:“此言句者,不同相宗之艱言,不同性宗之辯言,不同小乘經之确言,不同陀羅尼之密言,不同伽陀之文言,最易剽竊,最易模儗。” 呂澂 《中國佛教源流略講》附錄《支謙》:“﹝ 支謙 ﹞又竭力減少音譯到最低程度,以至有時連應存原音的陀羅尼也意譯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陀羅尼(梵語:Dhāraṇī),音譯自梵文,是佛教術語,指一種具有特定宗教功能的記憶法門或密語真言。其核心含義為“總持” ,即通過簡短的咒語或經文片段,總攝、憶持無量佛法義理,并具備消災、增慧、護法等功效。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佛教典籍進行詳細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音譯溯源

    “陀羅尼”為梵語“Dhāraṇī”的音譯,古譯亦作“陀鄰尼”“陀憐尼”等。其詞根“dhṛ”意為“持”“攝持”,故漢譯強調“能持”“能遮” 的功能,即總持善法不散、遮止惡法不生。

  2. 漢語釋義

    據《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定義:

    “陀羅尼者,梵語,此雲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具衆德而無所漏也。”

    即通過特定密語,總攝一切法義,兼具記憶、修行與防護效用。


二、佛教經典定義

  1. 功能分類

    據《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著)卷五,陀羅尼分為四類:

    • 法陀羅尼:記憶佛經不忘;
    • 義陀羅尼:通達佛法深義;
    • 咒陀羅尼:具神秘力量的密咒(如消災除障);
    • 忍陀羅尼:安住于諸法實相。
  2. 與“真言”“咒語”的關系

    陀羅尼廣義涵蓋一切密咒,狹義區别于短咒(“明”),特指較長咒句。唐代密宗興起後,常與“真言”(Mantra)混用,但陀羅尼更側重“總持法義” 的智慧屬性,而非僅神秘力量。


三、文化語境中的實踐

  1. 宗教功能

    • 記憶工具:古印度口傳經典時代,僧侶借陀羅尼背誦長篇經文。
    • 修行媒介:持誦可攝心入定(如《楞嚴咒》),或祈求護法神庇佑(如《大悲咒》)。
    • 密教核心:在金剛乘佛教中,陀羅尼與手印、曼荼羅并列為“三密”之一。
  2. 文獻載體

    敦煌遺書中的《諸佛陀羅尼集》《大隨求陀羅尼》等抄本,證實其在中古漢語佛教實踐中的普及性。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佛經原典

    •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玄奘譯):闡釋陀羅尼為“能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
    • 《佛地經論·卷五》:定義其“能總攝無量教法,持令不散”。
  2. 工具書釋義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明确詞源與宗教功能(上海醫學書局,1922年)。
    •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陀羅尼即咒語,能總持一切功德,遮除一切罪障。”
  3. 學術研究

    季羨林《佛教十五題》(中華書局,2007年)指出,陀羅尼的漢譯體現了中印文化對“語言神力”的共同認知。


“陀羅尼”作為佛教漢語的重要音譯詞,既承載了梵語原義中的“總持”内核,亦在漢傳佛教實踐中衍生出融合記憶術、修行法門與密咒儀軌的複合功能。其釋義需緊扣經典文獻與宗教語境,方符合學術嚴謹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陀羅尼(梵文:Dhāraṇī),音譯自梵語,意譯為“總持”“能持”“能遮”,是佛教中具有特殊功用的密語或修持法門。其核心含義與功能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詞源

  1. 梵語本義
    源自梵語詞根“dhṛ”(持),意為“總攝憶持”,即通過記憶或修持,使善法不散失、惡法不起作用。
    引申為一種“記憶法”,能于一法、一文、一義中總攝無量佛法,幫助修行者貫通教義。

  2. 功能分類

    • 持善遮惡:總持善法功德,遮止惡業生起(如《大智度論》所述)。
    • 修持工具:通過誦持密語(如咒語),淨化身心障礙,積累修行資糧。

二、表現形式與分類

  1. 語言形式

    • 長咒與短咒:長句稱“陀羅尼”,短句稱“真言”(如“嗡啊吽”等)。
    • 秘密語:部分陀羅尼具有密傳性質,需師承傳授方可修持。
  2. 修持意義

    • 記憶法門:早期用于輔助記憶佛經,後發展為獨立修法(如《佛地經論》所述)。
    • 轉化作用:宗薩欽哲仁波切比喻其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力量”,通過修持轉換業力與心念。

三、在佛教中的地位

陀羅尼被視為總攝佛法的核心工具之一,尤其在密宗中占據重要地位。例如《華嚴經》強調“一即一切”,一句陀羅尼可含攝無量法門。其應用涵蓋祈福、消災、禅定等多個層面,既是修行法門,也是護持正念的媒介。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梵語詞源、佛教經典及現代诠釋,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咒語或修持方法,可參考密宗典籍或權威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辨謗嘈囋畼月蟾戶蟲出春禽村蠢大氣壓得月東來西去東怒西怨蹲鸱頓牟多濫方程飛筆風禽海縣懷給讙舞晦魄解民倒懸擊檝進屯糾錯淪暮美蔭冥頑不化謬認惄焉如搗盤壩缥緻破家鬼潛思赇賂卻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閃揄生殺予奪世界環境日事義收計霜棱霜露之疾水土流失束教潭沱鞉鞞惕驚踢墨筆銅錢投合妄斷網絡威吓五胡五楘閑雜淆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