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舊時 四川 婦女上衣的肩部布飾。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五:“夾襖是什麼料子,什麼顔色,不知道,因為上面罩了件幹淨的蔥白洋布衫,袖口駝肩都是青色寬邊,又系了一條寶藍布圍裙。” 李劼人 《大6*波》第三部第三章:“她身上那件滾青布駝肩的二藍竹布罩衫,并不比身邊老媽子身上的毛藍布夾襖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駝肩漢語 快速查詢。
“駝肩”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人的肩膀向前下方彎曲,類似駝背的體态,常用于比喻人舉止低垂、缺乏自信的狀态。
詳細解釋:
該用法強調身體姿态帶來的心理暗示,如《查字典》指出,這種姿态會讓人顯得沮喪或畏縮,常見于文學或日常語境中描述自卑、消沉的形象。
特指舊時四川地區婦女上衣肩部的裝飾性布飾。
來源與例證:
李劼人在小說《死水微瀾》中描述:“蔥白洋布衫的袖口駝肩是青色寬邊”,說明這種布飾多用于傳統服飾的滾邊設計,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類似用法也出現在《大波》等作品中,印證其為四川方言中的服飾術語。
駝肩是指人們因身體姿勢不正确或長期保持不良姿勢而導緻肩部向前下方凸起的一種病症,同時也是指該病症的名稱。
駝肩的部首是馬(馬在漢字中作為部首,表示與馬有關的事物),駝肩的拆分筆畫分為8畫。
《駝肩》這個詞最早見于明代的《事林廣記》,用以形容人因低頭弓背而形成的駝背狀。
《駝肩》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駝肩」。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駝肩」的寫法為「馱脊」,其中「馱」是指背負,「脊」是指背脊。
他長期低頭看手機,導緻逐漸形成了駝肩。
駝背、駝峰、駱駝、肩胛骨、鎖骨。
駝背、圓肩。
筆直挺拔、挺胸擡頭。
【别人正在浏覽】